舊恨新仇 中印關系顛簸中修复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3日電】中共、印度的關系發展,有老問題,有新問題,老問題是國際戰略、政治分歧、邊界糾紛,也就是中共方面所說的「歷史遺留問題」,新問題是雙方的貿易往來。雖然目前雙方主政者都有意改善關系,但由于心結難解,短期內仍難有丰碩成果。

中國時報14日報道,冷戰時期的中共、蘇聯對抗,在蘇聯、印度對中共造成南、北夾擊之勢后,中共親近与印度敵對的巴基斯坦,成為极其自然的選擇。如今冷戰結束,中共對印度仍不能全然放心,對巴基斯坦也沒有完全過河拆橋,所以每次印度、巴基斯坦發生衝突,中共始終努力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要求雙方「自制」。即使如此,雖然尚未獲得确切証据証實,中共軍援巴基斯坦的消息不斷,成為中共、印度關系發展的一大障礙。

時報指出,在政治分歧方面,從中共的角度來看,雙方最大障礙是印度收容西藏流亡政府的問題。由于印度多數人同情西藏流亡政府,印度政府因此只能照顧民意。另一方面,從地緣政治來看,西藏是印度、中共間的最佳屏障,印度也不樂見中共勢力完全伸入邊界,所以這個問題看來也不是三兩天可以解決。

再有,中共、印度間最棘手的爭議,在于雙方長約二千公里邊界的划界問題。中共、印度邊界爭議包括東段、中段、西段,東段邊界位于不丹、緬甸之間,爭議的是麥克馬洪線和傳統邊界之間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段、西段邊界位于尼泊爾以西地段,主要爭議的是喀什米爾地區的土地問題。現今大陸方面主要不滿的是東段邊界,而印度方面主要不滿的是有巴基斯坦涉入的西段邊界問題。

時報說,事實上,為了解決邊界問題,中共、印度已經相繼簽署了在邊境實控線地區保持和平与安宁,及軍事領域中建立信任措施兩項協議。關于划界,雙方也已經由次長級官員開始商討兩國邊境實控線走向的問題。但這种發展在各自內部都造成爭議,大陸方面即有學者認為,采取「實際控制線」這种默認現狀的方式,是一种喪權辱國的作為;印度方面也有政治人物表達不滿聲音,認為「印度也已經是一個大國了,為什么還要這么害怕中國」。

老問題沒解決,新問題又產生。在中共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出訪印度之前,印度即有政治人物表示,印度應對大量中國大陸低价商品入侵印度市場的問題表達關切態度。只是查閱舊賬,根据中共官方紀錄,中共、印度間近几年的貿易往來,總額經常保持在二十億美元上下,雙方的進出口也都能大略保持平衡,所以如果發生問題,其一可能是中國大陸對印度的走私,其二可能是大陸對印度輸出個別產品造成印度市場失衡的結果。

文章最后表示,長遠來看,中共始終有誠意与印度改善關系,即使印度、巴基斯坦雙雙于一九九八年進行地下核試,中共也只在短暫抗議之后,立即恢复与印度的一切正常往來,但由于困難重重,雙方關系發展的步伐將不會太大,建立「安全對話」机最制的戰略層次合作,應該是目前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相關文章
    

  • 李鵬訪印度,新德里傳出异聲 (1/9/2001)    
  • 15年后日本經濟“季軍”不保中印將取而代之 (12/20/2000)    
  • 印度,別把中國當對頭 (12/7/2000)    
  • 印度海軍力量大增 中印明爭暗斗 (12/6/2000)    
  • 中印邊境將出現印度先進間諜飛机? (11/25/2000)    
  • 中印邊境起糾紛 印度抗議中國的入侵行為 (11/23/2000)    
  • 中國否認筑路越過中印邊境 聲稱邊境「平安無事」 (11/21/2000)    
  • 中國戰俘在印度精神病院熬過40年 中國政府一籌莫展 (11/20/2000)    
  • 山洞秘室中印刷10年「造」10億美元 哥國最大偽鈔集團被破獲 (11/19/2000)
  • 相關新聞
    李鵬訪印度,新德里傳出异聲
    三退聲明精選(2024/06/28)
    中共盯上農民宅基地 被指救樓市最後一搏
    台灣外銷訂單本地生產創新高 大陸占比降新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