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明戈上海失聲感冒并非真正主要原因(附圖)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月8日電】2001年1月5日晚,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在上海大劇院舉辦的獨唱音樂會的下半場演唱中,突然失聲,令大師懊悔不已,也令在場的1700多名觀眾感到分外詫异,因為這不僅是多明戈在中國的個人首演,同時也是他在新世紀的第一場演唱會,更是他對本月即將到來的60歲生日的一個紀念。在如此重要的演唱會上失聲,對于多明戈本人來說無疑是非常痛苦的。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大師的突然失聲?連續三天的感冒是罪魁禍首? 但是記者通過現場觀察和事后的采訪,還了解到一些大師失聲前后的幕后情況。紅地毯、蝴蝶蘭、進口洋酒,禮遇高,壓力大這場演唱會前后運作長達4年,艱難的運作以及大師的名望,致使主辦者最終把這場音樂會列為該劇院有史以來最為特殊的演出,事先的宣傳定位也早已超過了兩年前的何塞-卡雷拉斯。宣傳上的高定位,觀眾享受的豪華級待遇,甚至紅地毯、蝴蝶蘭、進口洋酒等觀眾從沒有享受過的禮遇,把觀眾對音樂會的期望值抬到從未有過的高度。陌生的城市和這种隆重的禮遇對多明戈來講,顯然成為一种較大的精神壓力。應該說,這种對成功的渴望,對于演唱者來說既是一种刺激,又是一种心理緊張的直接來源,而緊張肯定容易導致舞台失誤。

曲目反常規編排

這場音樂會多明戈全場演唱共8首曲目,上下半場各4首。表面上看并不算多,但是上半場安排的全部是威爾第作品,從聲樂的專業角度來看,威爾第的曲目分量過重。一般的演出總是循序漸進地安排在下半場才唱,而且也不會唱這么多。之所以做如此違反常規的編排,主要是因為本月27日是歌劇大師威爾第誕辰100周年,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音樂會的上半場也作了特殊的曲目安排。在音樂會上過早地演唱這樣的曲目,對于一個60歲的人來說,注定了下半場出現的失誤几乎是在所難免。曲目編排的不合理肯定是原因之一。

觀眾文雅,掌聲缺少熱情

上海觀眾溫文爾雅不善鼓噪,掌聲雖然很熱烈,但是缺少熱情以及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以至于第一首歌唱完后,大師在后台對同台演唱的和慧說:“我真是太緊張了,他們好像沒有接受我。”這無异于當頭一棒,盡管和慧再三解釋說,這是中國人的性格特征,這已經是他們最熱情的表現了,但是多明戈還是難以釋怀。而上海人似乎并未意識到這一點,在第二天的電視評點中,播音員仍然在以上海觀眾的文雅和彬彬有禮,作為當晚最值得驕傲的一個亮點。但是,和慧在演出的第二天卻說:“那肯定是造成多明戈失聲的原因之一。在歐美,大師的登場從來都是5分鐘以上的全体起立鼓掌喝彩,而在中國這种場面他沒有見過。”現場觀眾的反應是當晚大師失聲的另一個原因。

不服輸,二重唱格外賣力

多明戈藝德高尚,在演出中總是把年輕人推到顯要的位置,而且兩位年輕人當晚的表現非常出色。不肯服輸的多明戈,在二重唱時總是格外賣力,這也肯定額外加重了他聲帶的負擔。過度賣力气應該說也是大師失聲的一個原因。据和慧講,多明戈在上海的三天里,始終在咳嗽不止,但是一站到舞台上,盡管是沒有觀眾的排練,你也不會听到一聲咳嗽,他的敬業精神令人敬佩。在演出的下半場失聲后,多明戈對觀眾說:“我將努力把后面的曲目唱完,但是我不知道我能否真的唱完。”直到這時上海的觀眾才對他回報以熱情的掌聲和喝彩聲。回到后台,多明戈再三表示遺憾,當一首間奏曲結束后,他對著和慧和廖昌永握緊了拳頭鼓足勇气說:“好了,我們繼續來!”這是所有觀眾都沒有想到的,大師真的回來了,并且完美地唱完了后面的四首曲目。演出結束時一位中國同行說:“上帝不夠公平,把這樣的問題留給了男高音,最近帕瓦羅蒂也因為同樣的問題,觀眾要求退票。但是男高音一輩子都會遇到這种問題,誰也避免不了。”當夜多明戈一夜未眠。第二天凌晨,天色未明便啟程返回美國。送行的人不多,只有西班牙大使、廖昌永、和慧及演出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心情郁悶的多明戈在去机場的路上一再為演出中失聲懊悔不已。登机之前,他對送行的人們說:“我欠上海一場演出”。


    相關文章
    

  • 台讓大陸媒体駐點采訪 (11/10/2000)
  • 相關新聞
    桂林官場被清洗 或涉趙樂際家族
    日駐華使館降半旗 向蘇州離世中國女子致哀
    大陸多地房價跌跌不休 南昌業主虧30萬賣房
    正部級董雲虎被查前後 多名相關官員被處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