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娛樂圈假象

人氣 4
標籤:

【紀元專欄】据《YAHOO.COM 》報導, 現代娛樂圈的假象种种,讓人吃惊……

歌手明明白白假唱

說起歌壇的假唱現象,觀眾們似乎早已見怪不怪了。最早,電視晚會中的歌唱演員是明明白白地假唱———放錄音,因為他們跟前沒有任何揚聲設備。可現在,舉著“麥克風”的歌手們又有几個不是在對口型、作秀?雖然大家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但習慣并不等于認同,難道觀眾對歌手付出精神乃至物質上的“支持”買到的僅是見見歌手的面,听听他的錄音嗎?

對假唱細究起來,會發現它的背后藏著更多的“假”。按說作為歌手,在錄音棚能唱出這么好听的歌,為何換了場地就唱不出來?其中“奧秘”很簡單:如今的錄音設備“神通廣大”。著名聲樂教授金鐵林對此深惡痛絕:“現在的錄音設備實在是不得了,輕輕推一下,頂得上練十年功,蚊子也能變成轟炸机。有了假唱,不僅真正的歌手可以隨時隨地保持最佳狀態,‘玩儿票’的也能唱出好听的歌,這對觀眾就是一种欺騙,說實話,現在電視上真唱假唱我都看不出來。”

頒獎禮“暗箱操作”假獎

盡管去年的一些影視類獎項皆因“暗箱操作”、“平衡藝術”受到過不同程度的質疑,但与影、視相比,歌壇的獎項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從年初到現在,僅全國范圍內的大型頒獎典禮(包括正在籌備之中的)就有五六個之多了。各地方電台的評獎更是不計其數。然而,要說這些評獎中哪個更好更具權威性,那就說不清了,別看每個獎前面都挂上“中國”、“全球”等大旗,但他們不可信度的差距無非是“五十步笑百步”,又有哪個評獎敢說沒有“暗箱操作”?

音樂評獎發展到現在,也許只有一部分熱心歌迷還蒙在鼓里,“業內人士”早就各找各的平衡了———

歌手:有好歌唱、能出名、能賺錢、能實現自己的价值就夠了。至于得什么獎,听公司安排。

唱片公司(經紀公司):對各种評獎,我們會分出三六九等及它們的地域性,适時适度地推出本公司的各線歌手。

部分明智的歌迷:就拿頒獎晚會當作一台千載難逢的大型歌會,多見几個偶像就行了。

琴童隊伍假考級

對于日漸壯大的琴童隊伍來說,他們最關注的事情之一便是不斷地考級。可現在讓他們越來越迷惘的是各地各個單位都在紛紛打出音樂考級的招脾,到底哪一類的考級更有用、更權威?曾多次參与鋼琴考級的一位老師坦言:“剛有了鋼琴考級時,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后來,我越來越覺得僅用這一紙証書來認証特長是不公平的。我曾在外地見到有的孩子非常投入地彈著一個接一個的錯音,有的甚至听不出是什么曲子。而參与考級的老師有的是拉小提琴的,有的是搞聲樂的,可想而知考出來的學生會是一种什么水平。我還曾听說有些老師赶場一樣專教‘考級’,這也應屬于打假的范圍。”

電視劇“戲說”假歷史

不知從何時開始,古裝劇成為熒屏上的新寵,而且大改以往人們的老觀念:歷史題材不好拍,不賣座。因為,如今的古裝劇早已不再如原來的歷史劇那樣“一本正經”了。一句“戲說”,能讓呆板的“歷史題材”變得老少皆宜,可是這一句“戲說”也可以歪曲歷史,白字連篇。例如《鐵齒銅牙紀曉嵐》就鬧了很多笑話:和王申不僅頗有詩才,還通滿、藏等4种語言,絕非蠢才,而且是個美男子;乾隆年間,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尚未成書;字幕中,明末名妓“柳如是”變成了“柳如氏”,“嘉靖”這個年號寫成了“嘉靜”等等。如此這般,對那些本來缺乏歷史知識的孩子們又會造成什么影響呢?有這么多常識性錯誤的電視劇又怎能不算“偽劣”呢?

娛樂節目假天真

沒錯,電視節目是“做”出來的,尤其是娛樂節目,然而這并不等于“作秀”。之所以中央電視台的《焦點訪談》、《實話實說》等節目總有固定的觀眾群,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一直堅持“用事實說話”、“以真誠動人”,就算為追求輕松、清新的風格,主持人乃至編導也沒有必要搞些令人肉麻的“假親切”、“假天真”、“假美好”之類的把戲。真正的社會熱點討論和煞有介事的作秀,觀眾是不會看走眼的。

電影宣傳假聲勢

在電影界,現在最流行的宣傳方式莫過于各顯神通的炒作。從最開始的選本子、定導演、找演員,直到大伙儿走到一起后,一些“嚴格保密”、“絕對封鎖”的消息的故意“泄露”,一步步地令本來對該片并不看好的觀眾胃口大開,接著便是想方設法地自吹自擂。

總之,觀眾們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期待這部影片的問世。一旦問世,主創人員便可以輕松收賬了。至于影片真的會“如假包換”,真好到可以拿“奧斯卡”獎嗎?那只有興衝衝地去看電影的人們才知道了。而現在之所以“五元票价”也未勾起大家“看電影”的興趣,想必是這些“如假包換”的承諾傷了影迷的心。

娛樂圈難斷假新聞

就在人們“痛斥”了影視、歌壇的一系列“假冒偽劣”之后,靜下來,人們會發現還有一“假”在推波助瀾,那就是日益猖狂的假新聞。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娛樂新聞界,假新聞成了這里的不良產物。為了有賣點,為了追求爆炸效應,一些近乎香港狗仔隊的娛記們漸漸熟練掌握了“捕風捉影”、“無中生有”、“道听途說”等制造假新聞的招數,再加上有些身受假新聞之苦的明星對假新聞無暇顧及,而制造假新聞的人也不會遭到明星們的追究,于是越來越多的假新聞在娛樂圈大行其道,干扰著百姓的視線。

更值得一提的便是,如今的“假新聞”已不僅僅是“狗仔隊”嘩眾取寵的工具,它已經被更廣泛的人群“看好”,成為商家吸引公眾視線達到某种炒作目的的捷徑,例如劉曉慶去年的“私生女事件”以及近期最為典型的“張王戀”這顆重磅“煙幕彈”。


    相關文章
    

  • 明智善良的大學校長 (2/25/2001)    
  • 苹果日報信息小景:捧出四舊爭辦奧運 (2/24/2001)    
  • 苹果日報:捧出四舊爭辦奧運 (2/23/2001)    
  • 竊取紅色王朝 治國無能內外交困 构陷法輪大法 窮凶极惡轉移視听 (2/5/2001)    
  • 自焚疑案:江澤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2/2001)    
  • 舊金山合約簽訂50周年 史維會反制日代表團在美活動 (2/1/2001)    
  • 【紀元專欄】 林保華: 北京處理“小三通”,對台不怀好意 (1/9/2001)    
  • 中國官方批評: 台灣[小三通]是為了”拖延”[大三通] (1/6/2001)
  • 相關新聞
    中國官方批評: 台灣[小三通]是為了"拖延"[大三通]
    【紀元專欄】林保華: 北京處理「小三通」,對台不懷好意
    舊金山合約簽訂50周年 史維會反制日代表團在美活動
    自焚疑案:江澤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