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不應成為中美對抗的替罪羊

人氣 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0日訊】 如果沒有中美撞機風波,辛辛那提市因非裔青年湯瑪斯被警方槍殺而引發的警民衝突,將會受到全美更大的關注。事實上,連續的暴動和連續的宵禁,再次凸顯出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的根深柢固。當然,因爲非裔具有和主流社會互領風騷的政治實力,所以他們也常常用強烈的抗爭手段來爭取社會的公義。但是,無論是總人口比例還是社會影響力都十分薄弱的亞裔,尤其是華人,在面臨種族歧視壓力的時候,往往發不出聲音,只能用退縮的自保來度過難關。

 在撞機事件導致美國社會對中國大陸敵意升高的時候,美國主流社會尤其是媒體也發出了抨擊亞裔特別是華人的噪音。一位全國性的廣播節目主持人主張效法二戰期間日裔美人被關進集中營的做法,把全美的華人關進俘虜營;福斯電視公司的一位元名主持人公開表示支援開除所有在國家實驗室工作的華裔科學家;伊利諾州一個地方電臺脫口秀主持人呼籲民衆杯葛中國餐館,並認爲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被送回自己的國家。至於在報紙漫畫上,亞裔的形象更是遭到任意嘲笑。毫無疑問,在這場因二十四名美國偵察機機組人員被中共滯留海南而引發的中美危機中,美國華人社群成爲無辜的代罪羔羊,不但對美國的忠誠度遭到質疑,形象遭到扭曲,而且被影射成北京的「別動隊」。

 其實,在中美抗爭升高的大環境中,美國華人社群自然感受到「春寒料峭」,不但小心翼翼地表明態度,同時也儘量避開在風頭上與中共沾上邊。不少社區團體主動取消計畫參與的中美雙邊活動,也有全國性團體破天荒地發表公開聲明,支援布希總統和美國政府處理事件的立場方針,相對委婉地盼望美中雙方維持良好的雙邊關係。當然,作爲全國性的教育與民權組織,「美華協會」發出了聲明,呼籲必須密切關注因爲撞機事件在美國出現的「排華情緒」。我們十分理解華人社群在激昂複雜的情緒性震蕩中保持謹言慎行,以免成爲別有用心的種族主義者轉移民衆憤怒的目標;我們更欣賞華人組織敢於爲正義挺身而出,向主流社會明確指出確實有亞裔和華人成爲種族偏見犧牲品的現象存在,對此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亞裔和華人雖然在去年的人口調查中被證實是增長最快的族群之一,在加州和紐約的一些市鎮,亞裔甚至接近或超過半數,但亞裔和華人的整體力量依然薄弱,發出的聲音依然微小,還是處在被邊緣化的狀態。試想,如果上述歧視的言論是針對非洲裔、猶太裔或者拉丁裔,其引起的關注絕對要大很多,發出這些言論的人日子就會不好過。

 中美撞機事件中出現的排華暗流,充分說明美國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國家,尤其在種族問題上是如此。還有,同時在辛辛那提市發生的暴亂也告訴亞裔和華人,非裔黑人爭取了幾十年的族裔平等,儘管獲取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危機,可見,亞裔和華人要改變動輒被歧視的現狀,必須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另一方面,亞裔和華人也必須再次檢討自己,在融入主流社會的過程中,還應該做哪些努力和改善。當然,參政從政和提高投票率是勢在必行的,同時,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投入慈善捐款等公益活動也絕不能缺少。既然要別人認同自己是美國公民,那就要具備一般美國公民所有的公民意識和公民道德,改變東方人生活中的一些陋習,打破主流社會對亞裔和華人的刻板形象。(按:爲什麽不積極推動大陸民主化?-Ed.)

 我們認爲,在資訊和媒體發達的後現代社會,亞裔和華人絕不能再甘心做所謂不惹是非的「隱形人」,而要主動把自己族群對美國社會的貢獻,對美國國家事務的看法,告訴主流社會,讓亞裔族群成爲公開透明的族群,使別人難以用莫須有的「罪名」來抹黑。此外,亞裔和華人也必須與其他少數族裔互動聯合,當人家遭到歧視的時候,及時伸出援手,這樣才可以在自己碰到困難的時候,得到人家的幫助。

 美國是一個多元族裔的國家,只要有一個少數族裔仍然受到歧視,整個社會的公義就不可能得到完全彰顯。亞裔和華人爲自己遭受的不平奮戰,正是對美國憲法精神的維護,是對美國忠誠的體現。

──世界日報社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就華裔訪華安全發出警告 (4/20/2001)    
  • 為台灣收集情報?北京又以間諜罪逮捕美籍學者吳建明 (4/19/2001)    
  • 涉間諜罪 一華裔美國公民廣州入獄 (4/19/2001)    
  • 美華人學者怕回大陸 (4/19/2001)    
  • 美國務院公告 告誡美籍華裔莫輕易訪問中國 (4/19/2001)    
  • 展望特殊教育中心提高生活品質幫助自閉兒童 (4/19/2001)    
  • 兩華裔女作家揚名芝加哥 (4/18/2001)    
  • 楊紫瓊獲封“拿督” (4/18/2001)    
  • 華裔美眾議員吳振偉:堅持信念表里如一 (4/18/2001)    
  • 張曼玉瑞士“做表” (4/17/2001)    
  • 韋露田: 中南海還能控制局面嗎? (4/17/2001)    
  • 陳水扁接見美國華裔聯邦眾議員吳振偉 (4/16/2001)    
  • 美國華裔擔心遭“池魚之殃” (4/15/2001)    
  • 美國華裔眾議員吳振偉抵台 (4/14/2001)    
  • 美華裔團體抗議被醜化 (4/13/2001)    
  • 加拿大對待偷渡不如美國友善 (4/12/2001)    
  • 徐澤榮鄰居﹕「他是間諜 ﹖ 我們怎么都不能相信」 (4/12/2001)    
  • 華裔兄妹北美洛杉磯遭槍殺 (4/11/2001)    
  • 真正的美間諜闖入中國也不抓 華裔學者卻抓了不少 (4/11/2001)    
  • 中國軟件業到底缺少什么樣的人才? (4/11/2001)
  • 相關新聞
    美國華裔擔心遭“池魚之殃”
    陳水扁接見美國華裔聯邦眾議員吳振偉
    張曼玉瑞士“做表”
    韋露田: 中南海還能控制局面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