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還有什么可發現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30日訊】在我的記憶里,長期以來經常耳聞目睹這樣的好消息:××地方“發現了世界最大的煤礦”,××地方“發現了亞洲最大的油田”,××地方“發現了全球最大的野生動物圈”,××地方“發現了全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帶”……這些發現宣示了我國地大物博,每當听到看到這類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就無比激動自豪,總希望這樣的發現多多益善,并“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從小接受唯物主義教育,知道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滅的,所以堅信對世界的發現會永遠不斷地進行下去。然而,套用一句哲學語言:對物質世界的發現也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在我越來越明顯地感到:早先經常耳聞目睹的那些可喜的發現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么?我想,既不是科考工作者消極怠工而沒有發現,也不是科學技術落后而難以發現,而是世界上可供發現的資源并不是無限的,該發現的已經發現了,所以可供發現的越來越少了。

事實證明,我的這一“發現”并非無稽之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自然資源沒有被發現和開發的越來越少,森林、湖泊、草原成了稀缺資源,野獸、野禽成了保護對象,礦藏和水源的開發利用都有屈指可數的期限,隨著資源短缺和生態惡化,連明媚的陽光、洁淨的雨露、清新的空气也都供不應求……我的家鄉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稱,可据權威部門最新統計,全省在50年代共有湖泊1052個,目前只剩下83個,在“光輝的50年”內減少了969個,“千湖之省”已沒有千湖,連“百湖之省”也稱不上了。于是我不免杞人懮湖:再過50年,湖北還有湖嗎?另据國家林業局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有20個天然湖泊被“蒸發”(据《中青在線》1月12日)。湖泊大量而急劇減少的原因,不是“天不下雨”,而是“娘要嫁人”———圍湖造田和攔截地表水流等人為原因。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羅馬俱樂部就提出了地球有限性的概念。它在《增長的極限》這份報告中說:“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類活動越是接近地球支撐這种活動的能力限度,對不能同時兼顧的因素的權衡就要求變得更加明顯和不可能解決。”而那個年代我們卻正在熱火朝天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對這种“盛世危言”當然是無法接受的。而且,為了“大力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优越性”、“大長中國人民的志气”,對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僅被我們看做經濟建設的需要,而且當做“政治任務”。在行政命令和群眾運動的工作方法盛行時期,到處積極“發現”,給領導報喜,各地拼命開發,向上級請功。由于只管“發現”、開發,不顧保護資源,許多“發現”造成浪費,過度開發造成破坏。當我們認識到資源危机和環境惡化將嚴重影響可持續發展時,才有了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

有資料表明,美國和日本對本土資源的開發有嚴格控制。美國也稱得上地大物博,可他們把許多自然資源保護起來,不允許隨意開發。日本自然資源短缺,可他們宁肯花巨資從我國進口一次性筷子,而把自己的森林保護起來。有消息說,日本還把我國的煤炭買過去埋在海底,留給后人去“開發”利用。美國早就更新了“發現”的觀念,把發現的目光由地球轉向太空,他們的“發現者”號試圖再次發現“新大陸”。每當我看到美國的航天飛机升空時,就不禁為我們以前的某些“發現”汗顏,更為我們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的短期行為而擔懮———如果我們還像以往那樣繼續“發現”下去,不僅“發現”越來越少,還將面臨被開除“球籍”的危險!(楊學武)地球,還有什么可發現2001-04-30,13:32:53据中國青年報4月30日報道,在我的記憶里,長期以來經常耳聞目睹這樣的好消息:××地方“發現了世界最大的煤礦”,××地方“發現了亞洲最大的油田”,××地方“發現了全球最大的野生動物圈”,××地方“發現了全國最大的原始森林帶”……這些發現宣示了我國地大物博,每當听到看到這類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就無比激動自豪,總希望這樣的發現多多益善,并“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從小接受唯物主義教育,知道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滅的,所以堅信對世界的發現會永遠不斷地進行下去。然而,套用一句哲學語言:對物質世界的發現也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在我越來越明顯地感到:早先經常耳聞目睹的那些可喜的發現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么?我想,既不是科考工作者消極怠工而沒有發現,也不是科學技術落后而難以發現,而是世界上可供發現的資源并不是無限的,該發現的已經發現了,所以可供發現的越來越少了。

事實證明,我的這一“發現”并非無稽之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自然資源沒有被發現和開發的越來越少,森林、湖泊、草原成了稀缺資源,野獸、野禽成了保護對象,礦藏和水源的開發利用都有屈指可數的期限,隨著資源短缺和生態惡化,連明媚的陽光、洁淨的雨露、清新的空气也都供不應求……我的家鄉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稱,可据權威部門最新統計,全省在50年代共有湖泊1052個,目前只剩下83個,在“光輝的50年”內減少了969個,“千湖之省”已沒有千湖,連“百湖之省”也稱不上了。于是我不免杞人懮湖:再過50年,湖北還有湖嗎?另据國家林業局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有20個天然湖泊被“蒸發”(据《中青在線》1月12日)。湖泊大量而急劇減少的原因,不是“天不下雨”,而是“娘要嫁人”———圍湖造田和攔截地表水流等人為原因。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羅馬俱樂部就提出了地球有限性的概念。它在《增長的極限》這份報告中說:“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類活動越是接近地球支撐這种活動的能力限度,對不能同時兼顧的因素的權衡就要求變得更加明顯和不可能解決。”而那個年代我們卻正在熱火朝天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對這种“盛世危言”當然是無法接受的。而且,為了“大力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优越性”、“大長中國人民的志气”,對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僅被我們看做經濟建設的需要,而且當做“政治任務”。在行政命令和群眾運動的工作方法盛行時期,到處積極“發現”,給領導報喜,各地拼命開發,向上級請功。由于只管“發現”、開發,不顧保護資源,許多“發現”造成浪費,過度開發造成破坏。當我們認識到資源危机和環境惡化將嚴重影響可持續發展時,才有了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意識。

有資料表明,美國和日本對本土資源的開發有嚴格控制。美國也稱得上地大物博,可他們把許多自然資源保護起來,不允許隨意開發。日本自然資源短缺,可他們宁肯花巨資從我國進口一次性筷子,而把自己的森林保護起來。有消息說,日本還把我國的煤炭買過去埋在海底,留給后人去“開發”利用。美國早就更新了“發現”的觀念,把發現的目光由地球轉向太空,他們的“發現者”號試圖再次發現“新大陸”。每當我看到美國的航天飛机升空時,就不禁為我們以前的某些“發現”汗顏,更為我們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的短期行為而擔懮———如果我們還像以往那樣繼續“發現”下去,不僅“發現”越來越少,還將面臨被開除“球籍”的危險!

(轉自中國青年報4月30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宗教活動與環保理念 (4/24/2001)    
  • 保護地球無國界 (4/22/2001)    
  • 地球日:中國民眾的覺醒與擔憂 (4/21/2001)    
  • 地球日:拒抗科技危害地球 (4/21/2001)    
  • 布什被指 「背棄」京都議定書 (3/28/2001)    
  • 阿瑪斯號油污事件 環保署懲處名單确定 (3/27/2001)    
  • 首次業務報告 郝龍斌:核四無公投必要 (3/26/2001)    
  • 布什執政方起步 保守派路線漸明朗 (3/26/2001)    
  • 大陸未來五年環保投資總需求逾七千億人民幣 (3/25/2001)    
  • 環保總局已破解沙塵暴成因–人為破坏是罪魁 (3/25/2001)    
  • 中國環境污染造成損失占GDP10% (3/23/2001)    
  • 鬧市可成為滿載趣味生態知識的寶庫 (3/23/2001)    
  • 布什降低環保標准引發民主党議員強烈不滿 (3/23/2001)    
  • 沙漠每年3.5公里進逼北京 (3/22/2001)    
  • 公用事業公司拖欠電費 造成加州電力危机加劇 (3/22/2001)    
  • 美舊金山環保公車 將試行半年 (3/20/2001)    
  • 推行環保車在美國行不行得通? (3/19/2001)    
  • 四川十大風景區開放經營權 引發爭議 (3/18/2001)    
  • 哥倫比亞發明紙質棺材 目前已投入生產 (3/18/2001)
  • 相關新聞
    哥倫比亞發明紙質棺材 目前已投入生產
    公用事業公司拖欠電費 造成加州電力危机加劇
    沙漠每年3.5公里進逼北京
    布什降低環保標准引發民主党議員強烈不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