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醫院分類引起廣泛關注 分類之後到底誰受益?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1日訊】 看病找醫生進哪類醫院?從現在起,當你生病之後選擇醫院時,是進營利性還是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4月中旬,北京市衛生局在天壇醫院召開了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工作會議,直屬首都的大型綜合醫院院長和18個區縣衛生局的局長參加了會議。對醫療資源的重新核定在社會上引起極大關注,而身居北京的9000多家醫療機構也面臨著嚴肅的選擇。為了穩妥推進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北京市衛生局特別開發了分類管理軟件,并確立了工作時間表。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醫療機構分類管理被各地作為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基礎工程來抓,工作速度進展很快。於2000年10月全面啟動工作的湖南省在今年2月初,全省除了農村村衛生室以外,其他醫療機構分類的材料申報與形式審查工作已基本結束,性質核定正在抓緊進行。

當去年報端開始出現營利與非營利醫院的概念之時,人們就疑慮重重,為什麼要分類呢?醫療的福利性質是不是要變了?究竟到什麼樣的醫院看病才合算?分類以後誰受益多?

專家訪談

-醫院分類是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

記者:將醫院進行營利與非營利性質的劃分可以稱得上是解放以來醫療機構管理的第一次決定性改革,為什麼要將醫院按經營性質的不同進行管理,會不會改變衛生福利事業的性質,兩者之間用什麼標准來確定?

劉金峰(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引入競爭機制,對醫療機構實行分類管理正是要體現這一基本原則,使不同性質的醫療機構在質量和效率上展開公平競爭,最終讓群眾受益。分類管理主要是根據經營目的、服務功能、任務以及執行不同的財稅價格政策來區分的,兩者的核心問題在於收支節余能否用於投資者回報,用於回報則是營利性,否則就不是。

公益事業是一個大概念,不管營利性還是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都是其中的組成部分。政府的福利享受對象是老百姓,他們享受低成本的服務,但是醫療機構不是福利機構,他們是國家福利政策得以體現的載體。營利性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也可以體現福利性。從理論上講,考慮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營利性醫院根據實際運行情況有可能定價低於非營利性醫院,也可以提供基本醫療服務。而非營利性醫院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也可以提供非基本醫療服務。在政策上對兩者是沒有歧視的。

呂鵬(北京市衛生局醫政處處長、副主任醫師):國務院《關於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從而達到深化醫療機構改革、促進公平有序競爭、宏觀調控醫療機構的發展方向、提高衛生事業的管理與服務水平、最終實現以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服務總目標。分類管理的必要性可以說是從三方面進行考慮的:第一,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國家要求對法人進行分類管理,從1995年至1998年,國家陸續頒布了事業單位、企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法人分類管理制度,所以醫療機構作為法人單位,也要作出相應調整來適應國家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第二,現在客觀上已存在以營利為目的的醫院,比如中外合資醫療機構、股份制醫院,北京市已有25家,這些醫療機構經營目的明確,就是在提供服務的同時追求利潤的回報。所以不分類將不利於醫療機構之間公平有序地競爭,因為合資和股份制醫療機構沒有離退休人員的包袱,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在這方面包袱沉重。第三,從1999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公益事業捐贈法明確規定,只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才能享受捐贈、免稅的優惠制度,可以無償接受捐贈,營利性醫療機構不能無償接受捐贈,所以醫院分類管理是適應以上法律的需要。另外在國際上,凡推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大部分都實行醫療機構分類管理,他們的經驗對我們也有借鑒意義。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指為社會公眾利益服務而設立和運營的醫療機構,其收入用於彌補醫療服務成本,實際運營中的結余只能用於自身發展,包括政府舉辦的和非政府舉辦(社會集資辦、社會團體辦、個人出資舉辦)的醫療機構,政府辦的享受政府補助,非政府辦的不享受政府補助,政府辦的醫療水平應該能夠代表區域性或國家水平,主要承擔基本醫療服務,有的同時承擔科研和教學任務。營利性醫療機構指醫療服務所得收益可以用於投資者的回報。

-今後醫院怎麼管?

記者:現在在衛生管理部門流傳著一種說法叫“從辦醫院變成管醫院”,醫院分類後是不是意味著政府分一半精力辦醫院(非營利性),另一半精力管醫院(營利性)?

劉金峰:這句話不准確,應該是從“辦醫院為主轉向以管理醫院為主”。不同級別的衛生行政部門職責也有所不同,省級以上的主要是強化宏觀政策、法律法規的擬定、信息引導。有些地區衛生資源短缺,還要辦醫院,傳染病、精神病的專科醫院等面向脆弱人群的服務也一樣,以體現政府的公共財政職能。東部或有些大城市的衛生資源基本能夠滿足需求,所以衛生行政部門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在監管上。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呂鵬:衛生行政部門管醫院主要體現在依靠法律法規進行宏觀規劃的調控、微觀運行的監管、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理順衛生行政部門、中介機構和醫療機構三者之間的職責,體現在建立和完善醫療服務要素的准入制度上。同時可以把具體工作轉移到醫師協會、醫院管理協會等中介機構,讓衛生行政部門騰出更多精力加強依法管理。

記者:盡管改革開放多年,但在人們的觀念中醫療機構的“營利性”并不是好聽的名詞,所以在社會上可以說沒有醫療機構愿意將自己歸入營利性,他們害怕戴著這頂帽子不容易吸引到患者。您認為營利性醫療機構靠什麼來生存?

劉金峰:這是個普遍現象,是概念不清造成的,老百姓也有一些誤解。不是說營利性醫療機構就是惟利是圖,在提供醫療服務的行為職責上,營利與非營利應該是一致的,有的營利性醫院甚至在經營管理和服務效益上有優勢獨到的地方,投資營利性醫院要看好市場,靠服務和信譽生存。

呂鵬:營利與非營利的核定原則是自愿申報與政府核定相結合,愿意成為非營利的必須執行有關法規,投資者要想取得回報只允許開辦營利性機構。營利性醫療機構是對不同層次醫療服務需求的補充,這些醫療機構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自主確定醫療服務項目,但須經過衛生行政部門的審核,醫療服務價格放開,依法自主經營,照章納稅。當然,要在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必須要有自己醫療質量的優勢和醫療技術以及服務內涵方面的特色。在這里,有一點需要提及,就是這類醫療機構在接受政府有關部門在服務價格、醫療質量以及貫徹落實各項相關法規、制度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檢查後,將有個別機構被作為試點,享受基本醫療服務定點醫院的待遇。

-醫學專家會流向哪個陣營?

記者:正如有識之士所預言,營利性醫療機構可以用高質量和高服務引來高需求的患者,高服務可以用金錢來實現,高質量則需要專業人才來支持。多年來,醫學專門人才都是國家培養,尖子專家也集中在政府辦的大型醫院里,如果營利性醫院用高待遇將這些人才(人力資本)挖走算不算國有資產的流失

劉金峰: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人才是衛生資源的重要部分,應該說分類後可能出現尖子專家轉向營利性機構,我個人理解,所有機構和人員在國內、并且服務的人群都是中國公民,從這個意義上講患者能夠享受到好的服務,改革的效果就達到了,也體現了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有利於患者得到滿意服務。另一方面,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也可以憑借多年的聲譽以及通過改革挖潛提高效益效率來留住人才。但有些競爭行為包括待遇問題,有關方面正在研究擬定。

於德志(衛生部規財司副司長):這個問題的確很難作出簡單判斷,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種資源流失。這在其他領域也表現得很明顯,管理人才也是一樣,對人才價值的評判是個有待於突破的社會難點。小平同志講過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方面還需要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把人才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

呂鵬:人才的流動和國有資產的流動不能相提并論。其他行業的高級人才也有從國有企業流動到民營企業的,我國的人才也有流動到國外的,對此國家沒有相應的規定。人才流動應該是好事兒,利大於弊,但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也應該釆取相應措施使醫務人員安心工作。我想政府今後會考慮相關配套政策。

記者: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將負責基本醫療,盡管這是一個龐大的人群,但畢竟是滿足基本醫療和有限的費用,從長遠看將影響到醫院人才的流向和醫療科研水平,政府撥款再多大程度上能保住尖子人才不流失和保持科研水平不下滑?

於德志:這是個極端化的後果,短期內不會出現。在中國,的確技術力量、研究力量和教學力量都在公立醫院,營利性醫院提供的服務可能較好。但人的價值取向是不同的,知識分子有其特殊性,老專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更看重聲譽,年輕人可能更看重經濟收入,同時非營利性機構比較穩定,而營利性機構競爭壓力大,加上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在調離的時候會權衡再三的。另外國家對縣及縣級以上醫院還有四個項目的補助:離退休人員的費用、重點學科建設的費用、房屋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費開辦費、基本醫療服務的政策性虧損補助,這些補助政策也會對保持國有醫院的技術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

呂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廣義的概念,在其中有特定的代表區域性或國家醫療水平的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這些機構有著悠久的歷史、光榮的傳統以及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實力,不存在因為滿足了基本醫療需求而荒廢了人才培養和影響了科研水平的問題。至於政府撥款,應該說是有保障的,已經規范了財政補助的方式。

-醫院分類後誰受益

記者:從全局看,營利與非營利醫療機構各占多少是合理的,醫院分類後是政府受益多還是百姓受益多?

劉金峰:數量不好具體量化,要經過新舊制度銜接之後,以基本醫療需求來定。需求是動態的,所以數量也是動態的,原則上是非營利機構占主導主體地位,不是簡單地反映在數量上,主要體現在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上。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雙贏,政府、醫療機構、百姓都應該獲得收益,都應該滿意。

呂鵬:這正是分類管理工作中的難點,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要基本保障絕大多數人群的基本醫療服務,所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必須是主體和主導。應該說分類後老百姓受益多,政府也受益。因為首先保障了老百姓的基本醫療服務,老百姓以比較低廉的費用得到比較優質的服務,同時營利性醫療機構作為補充又滿足了百姓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對政府的好處是達到深化改革、促進有序競爭,集中政府財力辦好政府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更好地滿足百姓需求。

記者:醫藥衛生產業在國際上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目前文化產業、體育產業、教育產業都出現了,醫院分類管理是不是為醫藥衛生產業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於德志:醫療領域會不會拓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產生更多的為醫療領域服務的其他領域,要看整個經濟的發展水平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程度。應該說現在老百姓開始關心自己的健康。而我國的其他支持醫療行業發展的工業、服務業都需要大發展,醫療服務延伸領域的拓展,派生出的東西很多,比如衛生材料、人工關節、支架、導管、醫療設備設施、康復設施等等,所以應該說醫療服務領域的拓展及其支持性產業的發展趨勢是極為廣闊的。醫療發展與經濟發展相互聯系、相互促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15歲少年6年不良習慣致大病 咬嘴咬出癌症 (5/21/2001)    
  • 韓國﹕成功用唾沫取代血液檢查乙肝 (5/20/2001)    
  • 女童飲異味蒸餾水送入醫院 (5/20/2001)    
  • 阿羅約要為埃氏建小別墅 (5/20/2001)    
  • 台灣國策顧問李國鼎昏迷急救 總統府關切 (5/20/2001)    
  • 泌尿道感染 連戰緊急住院 (5/20/2001)    
  • 連戰突然住醫院 各界關心 (5/20/2001)    
  • 接生中,醫生嬰儿同歸黃泉 (5/20/2001)    
  • 貴州一醫院驚見假藥5000瓶 (5/20/2001)    
  • 袋鼠畸形人 重過新生  (5/20/2001)    
  • 連戰住院﹕陳總統探望﹐李登輝數度致電慰問 (5/20/2001)    
  • 法國地下坑道受困三天 八名瑞士人平安獲救 (5/19/2001)    
  • 北京的“洋醫院”收費挺嚇人 (5/19/2001)    
  • 計生官員打死福建婦女 稱是「跳樓自殺」 (5/19/2001)    
  • 為情所困 一青年在武昌火車站前自焚 (5/19/2001)    
  • 菲律賓現總統繞道前往“看望”前總統 (5/19/2001)    
  • 借名模臥病照片詐財 騙子終落法網 (5/19/2001)    
  • 港星翁虹胸部以下已癱瘓 (5/18/2001)    
  • 鎖在教室里學習 八名韓國學生被大火燒死 (5/17/2001)    
  • 兒子被迫害致死 母親今又被謀殺 (5/17/2001)
  • 相關新聞
    兒子被迫害致死 母親今又被謀殺
    鎖在教室里學習 八名韓國學生被大火燒死
    港星翁虹胸部以下已癱瘓
    借名模臥病照片詐財 騙子終落法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