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包拯墓園 14年來迎來第300萬名瞻仰者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1日訊】包拯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今天,位於合肥鬧市區的包拯新墓園,十四年來迎來了第三百萬位瞻仰者。

由於是星期天,墓園里遊客顯得有些擁擠,但是聽不到一點喧嘩。遊客們有的用傳統的叩頭上香來表達對於這位“清官”的敬意,有的在園內的小商亭里挑選印有包拯頭像的T恤衫等紀念品。一位遊客還因為姓“包”而受到免收門票的禮遇。

據專家考証,包拯墓位於合肥東部的荒野上。1973 年,考古工作者在那里發掘出35塊包拯遺骨。當地政府於1987年在交通方便的合肥市區建起了占地3公頃、庄嚴宏偉的新墓園,安放了這些遺骨。

負責合肥包拯墓園管理的丁之兵介紹:“新墓園開放以來,每年大約接待20多萬人,照此計算,今天的某位遊客就是第三百萬名瞻仰者。”其中約有2.5萬名外國遊人和4萬名港澳台同胞。

歷史記載表明,包拯公元999年出生於今天合肥附近的肥東縣,後來掌管國家軍政大權。他為官清廉、主持正義,為了保護普通平民的合法權益不惜得罪權貴,是歷史上最為老百姓所津津樂道的“清官”的代表。

中國宋史專家孔繁敏認為,包拯的生平事跡不但表現出深厚的道德修養,其“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等著名口號也體現了相當程度的“民本思想”和“法制意識”。這在一千年前的中國是難能可貴的。

他認為,在中國歷史上,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以包拯為代表的“清官文化”。被老百姓稱作“清官”的人,都十分關心人民的生產與生活,為了國家利益敢於懲治皇親國戚,為民請命,并置個人榮辱安危於不顧。

他說:“臉色黝黑、額頭有一個彎月狀疤痕的包拯,已經成為公理與正義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精神遺產的一部份。這些,是包拯能夠得到歷代人民擁護和贊揚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拯遺骨能夠吸引眾多瞻仰者的主要原因。 ”

來自北京的公務員楊曉表示,他來合肥最想參觀的就是包拯墓園。他說,盡管包拯所體現的并不是嚴格意義的民主和法制精神,但是,對於今天所有的官員來說仍具有重要的激勵意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陸民眾痛恨貪污腐敗 懷念包青天 (5/20/2001)    
  • 楊支柱: 新左派是大大的忠臣 (5/14/2001)    
  • 陸毅不滿足于“青春偶像”的稱呼 (4/9/2001)
  • 相關新聞
    楊支柱: 新左派是大大的忠臣
    大陸民眾痛恨貪污腐敗 懷念包青天
    橋水創辦人達利歐:中國經濟正在進入百年風暴
    消費疲軟 高端品牌在中國不再受投資者青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