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新書揭秘「連戰逼李下台」 

人氣 39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4日訊】 日本女作家上阪冬子為前總統李登輝寫傳記,在「虎口的總統—李登輝及其妻」一書中,作者提及國民黨主席連戰在敗選後一直沒去看李登輝,後來被李登輝叫去官邸時還甚至當面要求李登輝下台且愈早愈好。對此,連戰上午是予以嚴正否認。

據東森新聞報導﹐連戰表示,他對「李先生」非常敬重,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他不會講這樣的話,而且318當天,他就見過李登輝了。

據日本女作家上阪冬子在「虎口的總統—李登輝及其妻」一書中談到李、連、扁3人關係的內容指出,從國民黨去年3月18日總統大選失利後連續3天,連戰都沒出現,李連兩人之後的見面,連戰要求李登輝下來,愈早愈好。

上阪冬子的書還提及總統陳水扁在當選不久後曾經到李登輝的總統官邸拜訪,當時,曾文蕙問了陳水扁的生辰,陳水扁無邪地笑著說快要五十了,曾文惠表示和我們的兒子一樣大,結果陳水扁因而認真地緊握了曾文惠的手。

對此,除了連戰本人在4日上午公開澄清絕無此事外,當時擔任總統府公共事務室副主任、現任連戰辦公室主任的丁遠超也表示,書中這段內容與事實有很大的出入,說連戰在敗選後3天沒去看李登輝,這就是第一個不符事實之處,因為連戰在敗選當天晚上就已到官邸去見李登輝,對他代表國民黨參選失利表示歉意,連戰到時他就在場,可以為李連兩人在大選當晚曾見過面作證。

丁遠超指出,以連戰的立場,李登輝一直提攜他,在大選時也全力幫忙輔選,於公於私,對於一位如此照顧自己的長輩,連戰都須向李登輝致歉。

丁遠超指出第二個疑點是,書中內容談到陳水扁選後去官邸拜會李登輝,若是指318當晚絕不可能,當日下午就在官邸的丁遠超回憶說,那時前往官邸者包括參謀總長湯曜明、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國安局長丁渝洲、國民黨秘書長黃昆輝等人,就是沒有陳水扁。
 uu12288
丁遠超表示,據他印象所及,陳水扁大約是大選後1、2個星期才到官邸拜會李登輝,在場者還有曾文惠、吳淑珍,是一個公開的場合,並由他擔任記錄。

對於書中指曾文惠詢問陳水扁的生辰後說和「我們的兒子一樣大」,陳水扁還認真的握緊曾文惠手的這一段內容,丁遠超說,「絕對沒有這回事」。至於之後李登輝曾再見過陳水扁,並交待一些國家事務,這是兩人單獨會面,所以,他不清楚內容,但以曾文惠與陳水扁大選後公開的會過程,並沒有書中描述的情況。

另書中提到李登輝與國民黨的關係,並強調連戰在敗選後一直沒去看李登輝,後來被李登輝叫去官邸時還表示「你要下來,愈早愈好」等內容,丁遠超表示,總統大選敗選對國民黨是一個大的衝擊,當時的情勢非常複雜,各種傳言很多,但對照後來國民黨改造,李登輝也參加黨員重新登記等情況,都可以證明李登輝與連戰、國民黨的關係,並不如外傳部分有心人士藉李連關係作的文章,與事實有很大出入。

丁遠超也強調,大家應該尊重正確的事實,但對似是而非、甚至是完全與事實不符的事,則應該要慎重看待,以免造成對當事人的傷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康乃爾大學:李登輝再延後訪美 (5/4/2001)    
  • 近李人士:蕭萬長登陸 應從長計議 (5/4/2001)    
  • 蕭萬長:大陸行沒聽李登輝反對過 (5/4/2001)    
  • 蕭萬長沒聽說李登輝反對訪大陸 (5/4/2001)    
  • 李登輝再押後訪美 (5/3/2001)    
  • 打記者耳光 日本官員下跪 (5/2/2001)    
  • 美鷹派陽謀借刀砍北京 (5/2/2001)    
  • 華人的盲點和懦弱 (5/1/2001)    
  • 慎重拿捏過境簽證 (5/1/2001)    
  • 一冰16年 欠殯儀館400萬 (5/1/2001)    
  • 李登輝泄密 台諜索償一億 (4/30/2001)    
  • 劉天:不要責怪李登輝 (4/30/2001)    
  • 李登輝再度赴日尚有變數 (4/28/2001)    
  • 為避免與陳水扁美國過境衝突 李登輝延至六四後訪美 (4/27/2001)    
  • 日本傳記文學女作家出書並為文稱讚李登輝 (4/27/2001)    
  • 李登輝返台休養 延至五月底訪美 (4/27/2001)    
  • 陳柔縉: 畏共?別死腦筋了! (4/26/2001)    
  • 李登輝返臺 身體感覺較好 (4/26/2001)    
  • 李登輝訪美延後 (4/26/2001)    
  • 李登輝返國 休養一月再赴美 (4/26/2001)
  • 相關新聞
    李登輝訪美延後
    李登輝返臺   身體感覺較好
    陳柔縉:  畏共?別死腦筋了!
    日本傳記文學女作家出書並為文稱讚李登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