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昌的妥協方式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8日訊】隨著《大宅門》漸入佳境,斯琴高娃也過了好几關。一是年齡關,白景琦都能上台唱京戲了,她不再擔心觀眾說她老扮少了;二是她為白家收回了百草堂,有光宗耀祖的成分在,她的眉眼全是戲;三是收視率過了20%,為另一個主演陳寶國的出場做了最好的鋪墊。

這應該被看做是導演郭寶昌妥協的成果。他冒了前十集老扮少的風險,也縱容了自己前十集節奏拖沓的毛病,他還不顧多數觀眾的欣賞經驗把本來一滴水的事說成了一條河,他津津樂道的老北京風俗剛起步就有濫殤的危險,但直到今天我還看不出他有節制的決斷。

他從一開始就是一副妥協的姿態,這种姿態不針對任何人,而是他自己。一個在心中醞釀了四十年的故事,盤根錯節,枝繁葉茂,心血養育的大樹容不得修剪。每句台詞,每個表情都是從百年老井里撈出來的,有點濕,有點潮,就等它們晾干再看吧。

對家族往事的迷戀使郭寶昌對表演風格和演員陣容的妥協更為徹底。這是他自覺自愿的。在現在看到的演員陣容中,我喜歡劉佩琦的表演,他更接近于老北京和影視表演的特點,一副土生土長的胡同表情和腔調,沒有更多的表演尾巴留給觀眾琢磨。而多數人靠預熱才能有效果的表演,靠“尾巴”才能讓人感受余韻的腔調,优秀則优秀,好像去錯了地方。看了十來集,我每天都有一种錯覺,以為到了人藝劇場,看与《茶館》同樣杰出的話劇《大宅門》。那种中气十足的念白,那种十米開外看上去也能體現人物性格的形體動作,那种由大段台詞你一句我一句組織的群戲,其實更有舞台魅力。戲劇腔并不是藝術的天災人禍,有板有眼抑揚頓挫地放在舞台上會讓觀眾如痴如醉,放在電視屏幕上就有唱堂會的嫌疑,見過老北京說話吃字儿的,很少見到像京劇演員那樣一板一眼說話的。在電影《駱駝祥子》中,斯琴高娃与張丰毅的台詞處理就有相當大的差距,張的本色与斯的戲劇腔就形成一個藝術的裂縫,到了《大宅門》,斯琴高娃的台詞就基本上話劇化了。這不是她的錯。這是一种藝術的慣性在起作用,以為戲劇腔是老北京的最好標記,誰更接近舞台腔誰就更接近老北京。偏偏張丰毅不,劉佩琦不,倒也不失角色風采,很值得琢磨。

在《大宅門》熱播之際,有一部同時播出的電視劇受到了冷落。這就是郭寶昌的《這里沒有冬天》。這部溫吞水般的都市愛情戲在表演上也具有郭寶昌式的妥協。劇中几位主演表演夸張、做作,把本來就無事生非的劇情攪得令人啼笑皆非,其中一個女演員為了公司不受損失,當著另一個競爭對手的面痛哭,鏡頭几經切換那演員的下巴都哭亮了。這個時候她想起用面巾紙擦眼淚,一盒當然不夠用。對表演的失控使得這部作品僅有的一點感動也被虛假的“眼淚”沖淡了。

郭寶昌是對中國電影發展有過杰出貢獻的導演,正在播出的兩部作品既有他的沖動在里面跳躍,也有他的妥協在其中滯留,這些妥協搶奪藝術養分,但卻能帶來心理滿足。第五代導演在《大宅門》里演了不少小角色,可看作是對藝術缺失的一种補償。這种補償只具有“花絮”的分量。 (中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郭寶昌:《大宅門》的故事出自我養父之口 (5/8/2001)    
  • 張頤武﹕電視劇《大宅門》很老套 (5/6/2001)    
  • 《大宅門》導演郭寶昌追憶豪門生活 (5/5/2001)    
  • 郭寶昌淚為誰流?–《大宅門》導演情感揭秘 (4/25/2001)    
  • 名導演戲戰戰兢兢 (4/24/2001)    
  • 不介意觀眾批評<大宅門> 郭寶昌給自己打好預防針 (4/18/2001)    
  • 斯琴高娃不辱使命 成為“大宅門”的掌門人 (4/16/2001)    
  • 特寫:四根“頂梁柱”撐起《大宅門》 (4/16/2001)    
  • 圈內人質疑《大宅門》三大軟肋 郭寶昌避而不談 (4/15/2001)    
  • 《大宅門》開播在即 導演郭寶昌自稱無人能及 (4/13/2001)    
  • 《大宅門》鮮為人知的拍攝內幕 (4/11/2001)
  • 相關新聞
    圈內人質疑《大宅門》三大軟肋 郭寶昌避而不談
    特寫:四根“頂梁柱”撐起《大宅門》
    斯琴高娃不辱使命  成為“大宅門”的掌門人
    不介意觀眾批評<大宅門> 郭寶昌給自己打好預防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