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可夫:中美核威懾的對抗模式 

平可夫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1日訊】 在東山島演習的同時﹐中國再度對美實施一系列的核威懾動作﹐包括展示新的DF31洲際彈道導彈。中國的用意十分明確﹐即通過「核心理戰」對美國顯示不惜一切代價希望統一的決心。中美雙方在冷戰結束以後的「冷和」時代的核心理戰一直貫穿於九六年以來中美圍繞兩岸問題展開的明爭暗鬥。

中國軍隊自從今年五月進行的一系列海陸軍事演習十分突出強調核威懾的作用。五月廿日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秦比伍發表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講話﹐秦稱中國軍方有勇氣﹑有決心﹑有能力解決台灣問題﹐並表示不懼怕任何外來勢力的干涉。軍隊已做好了犧牲準備﹐不惜採取包括核戰爭在內的一切必要戰爭手段打擊任何外來勢力的挑釁。九九年以來﹐中國對核威懾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包括主動宣布掌握中子彈製造技術﹑官方軍事媒體聲稱把敵機﹑敵艦消滅在機場﹑軍港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用中子彈。中國顯然通過軍隊較低級別將領的發言﹐保持對核威懾的某種「模糊」態度﹐以抑制台灣目前常規軍事力量上所處的優勢。

九六年以來﹐每當台灣海峽出現動盪﹐中國軍隊便主動展示其核力量﹐九六年三月﹐軍方通過中新社以發表DF5洲際導彈圖片等方式試圖對美國進行「圖片核威懾」以牽制美對台態度。第二炮兵副司令在英文版的《中國日報》上發表談話指出﹕中國擁有足夠的能力反擊來自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核攻擊。這一動向標誌著中國的「核威懾」理論有了概念性的突破﹐即超越核威懾遏制核戰爭的傳統定義﹐將核威懾作用於遏制對手以常規戰爭方式介入台灣問題。

在理論上﹐將「核威懾」本身同「積極防禦」的理論結合起來。即將積極防禦的概念延伸到「核反擊」領域。「我們的防禦要保持其積極性﹐就是要求我們的核力量能夠強大到對敵國具有足夠的威懾力」。軍隊內部報告如此表示。
這在西方引起了極大關注。詹氏防衛週刊公開了DF31的最新圖片及相關評論。來自Minsk Wheeled Tractor Plant的消息﹐若干年前他們幫助中國設計﹑製造供彈道導彈使用的運載車。可見中國的核武計劃發展﹐其各項支援分系統的確得到獨聯體國家的支持。剛剛亮相的DF31發射車外形完全類似蘇聯SS20IRBM使用的12x12MAZ547V豎立發射系統(北約代號SaberTEL)。SS20/AZ547VTEL的民用型稱作MZKT79161﹐最大載重量50噸﹐使用V58﹣7﹣MS柴油發動機﹐出力522kW。轉彎半徑27米﹐最大時速42公里﹐DF31使用的新發射車可能在武漢三江特種車輛技術中心研製。在Minsk Wheeled Tractor Plant的幫助下﹐前者還得到了MAZ﹣543A8x8TEL的生產技術﹐用於DF11。

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對最新展示的DF31進行了重新命名﹐以便同九九年閱兵式上出現的DF31相區別。為提高越野性﹐新的DF31發射筒以十條左右的加強筋進行了加固。由輪胎直徑以及發射車長度推算﹐新DF31發射筒在廿米左右。比九九年天安門展出的DF31長度略長﹐因此漢和情報判斷它可能屬於改良型﹐也許就是傳聞已久的DF31A。另一方面﹐DF31和DF11兩種發射車可能還通過中國進入了巴基斯坦。後者的ShackenA/B型短中程導彈使用MAZ543A和MAZ547V變型。華盛頓高度重視中國的核威懾動作﹐並且進行了相應的反威懾造勢。包括聲稱要部署新一代的B2隱型轟炸機以及戰斧遠程巡航導彈到關島。可見美國也在作軍事上的認真準備﹐並指望以高技術兵器必要時對中國的核設施進行反威懾。因此﹐以高精度打擊武器遏制核戰爭模式﹐可能成為廿一世紀軍事威懾的一種新方式。

同時﹐華盛頓的情報專家分析﹐新的DF31載車也許不具備機動豎立發射的能力﹐僅僅用於運輸。認為DF31改良型目前還在試驗中﹐並未投入實戰服役﹐因此﹐圖片展示動機可能僅僅在於心理威懾。對於中國的核威懾動作﹐美國已經心領神會。但是﹐中美會為台灣進行核大戰﹖也許僅僅是威懾而已。

——原載《亞洲周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多數美國人並不敵視中國 (6/12/2001)    
  • 中美踫撞之後,關係恢復正常? (6/8/2001)    
  • 台灣民主化最新啟示 (6/7/2001)    
  • 印尼大省鬧獨立 尋求中共支持 (5/29/2001)    
  • 【紀元特稿】與一位中國政府年輕官員的坦率交談 (5/22/2001)    
  • 美國會擬成立委員會監控中共人權 (5/19/2001)    
  • 布殊無意與中國為敵 (5/16/2001)    
  • 抵制中國貨 美國呼聲甚高 (5/15/2001)    
  • 美華裔發起反代罪羊運動 (5/13/2001)    
  • 中共擬定中美關係文件﹕不跟布殊跳探戈 (5/13/2001)    
  • 淩鋒: 從撞機事件看中美角逐 (5/12/2001)    
  • 克林頓的勸告值得聽聽 (5/11/2001)    
  • 改善中美關係考驗雙方智慧 (5/11/2001)    
  • 中美紛爭已解決﹖兩國財長各說各話 (5/11/2001)    
  • 江澤民的恐慌:中國內部問題凌駕中美關係 (5/10/2001)    
  • 車隊上空突現神秘直升機 江夫人虛驚一場 (5/9/2001)    
  • 美專家呼籲 中美簽第四聯合公報 (5/8/2001)    
  • 布殊上任鷹派抬頭 華府醞釀重整中美關係 (5/8/2001)    
  • 江澤民將秘密會晤克林頓 (5/7/2001)    
  • 中美關係緊張 波音倒霉 空中巴士揀便宜 (5/7/2001)
  • 相關新聞
    中美關係緊張 波音倒霉 空中巴士揀便宜
    布殊上任鷹派抬頭 華府醞釀重整中美關係
    美專家呼籲 中美簽第四聯合公報
    車隊上空突現神秘直升機 江夫人虛驚一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