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死麥克維的毒液成救命良藥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2日訊】美國俄城大爆炸主犯、被世人稱為“惡魔”的海灣戰爭老兵麥克維行刑時注射的毒液氯化鉀,前日被深圳醫生反其道而行之,大膽運用在醫學臨床上。一名因患嚴重低鉀血癥的男子心跳驟停75分鐘後,醫生在其體內注射這種濃度為10%的“毒液”竟使其起死回生。

病人心跳呼吸驟停

南方都市報報道:前日上午10時許,白石洲某工地包工頭竇先生正帶著民工施工,頂著烈日的他突然感到四肢乏力、頭腦發脹。民工背著竇先生到附近的診所,輸了兩瓶液,但癥狀更加明顯,最後連四肢都不能動彈。診所醫生立即建議將竇先生轉至暨南大學醫學院深圳華僑城醫院搶救治療。

華僑城醫院心血管教授饒邦復說,竇先生被送進醫院時呼吸極其困難,將他攤在病床上,根本看不到肌肉收縮度,經檢查是嚴重的低鉀血癥。“我們立即采用常規的口服和靜脈滴注補鉀,並進行心電監護。”饒教授稱,但下午6時35分許,竇先生突然心髒停跳,呼吸全無。

醫生提議注射毒液

據竇先生的妻子昨日介紹,看著心電圖上顯示老公的心髒停止跳動,她的心也像被掏空了一樣,想哭卻哭不出來,因為老公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及她,整個家庭就算是破碎了。但醫生還在忙乎著,先後采用人工呼吸、電擊及注射心髒復蘇藥品等方法,欲激起病人的心室顫動。可是反復持續了很長時間,卻不見起色。

饒教授說,根據病人的病史和實驗室檢查,竇先生的癥狀是由嚴重低血鉀引起的,因此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越長,治療的難度會更大。“何不鬥膽用靜脈推注高濃度的氯化鉀搶救治療,但如此療法風險性極大。”饒教授提議道。

看著自己的丈夫可能性命難保,竇先生的妻子說,隻要有一線搶救希望也要盡力去爭取。倘若這種大膽的治療方法最後以失敗告終,她也不會追究醫院的責任。

以毒攻毒病人返生

饒教授稱,其實氯化鉀是一種毒液,6月11日美國俄城大爆炸主犯、海灣戰爭老兵麥克維在處以極刑時,就是被注射致命毒液氯化鉀而導致心髒停止跳動的。如果重癥低鉀血癥需補鉀,隻能采用口服或靜脈滴注補鉀,且氯化鉀濃度不能超過0‧3%。

“一直以來,醫學教科書上就寫明,千萬不能在人體中推注氯化鉀,否則隻有死路一條。但我這次想背道而馳,利用注射高濃度的氯化鉀救活竇先生。”饒教授說,他的這種“背道而馳”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因為嚴重低鉀血患者往往心律失常甚至心髒驟停,但氯化鉀濃度過高則易引起心律嚴重紊亂,對低鉀血患者注射高濃度氯化鉀正是“以毒攻毒。”

治療決心已定,饒教授開始將稀釋濃度為10%的氯化鉀推注至竇先生體內。饒教授一邊小心翼翼地推注,一邊觀察心電圖和神經肌肉的表現。“當推注劑量至5克時,心電圖上顯示已有不等的波動線了。”饒教授稱,此時已是晚上7時50分,這意味著竇先生停止跳動達75分鐘的心髒又重新恢復跳動了。之後他又給病人注射了一種名為“艾司洛爾”的藥品,幾分鐘過後,竇先生的意識慢慢恢復,呼吸和血壓也慢慢轉好。

逆向治療創新嘗試

記者昨日上午在病房見到竇先生時,他還在輸液,但精神狀態不錯。他說他記不起前天的事情了,隻是前日晚上他醒來時,見到妻子流著淚依偎在他身邊。妻子當時告訴他:“你已經死了一回,是醫生給了你第二次生命。”

然而暨南大學醫學院深圳華僑城醫院院長謝揚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對饒教授大膽利用注射“毒液”的治療方法救活病人感到意外,但正是這種大膽纔挽救了一條生命。“確實所有藥物既可以致命,也可以救命。”謝院長稱,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是冒很大風險的,現在不少醫生為了自我保護,尤其是在病人危急狀態搶救時,采取保守治療,首先看治療方法會不會給醫院帶來醫療糾紛。

“如果醫生采用常規方法治療,病人有了意外也算是正常的。但醫生如果采用大膽冒險的療法,一旦發生意外,家屬就會把全部責任推給醫生。”謝院長說,正因為醫生害怕承擔醫療責任,纔給醫學上的創新帶來一定的礙障。而前日饒教授與醫學教科書“背道而馳”的治療方法,正是因得到病人家屬的支持,纔有了成功的機率產生,讓醫學治療又有了一次創新的嘗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癩蛤蟆”當藥喫搭上命一條 (6/7/2001)    
  • 海爾CEO:企業要視抱怨為“禮物” (5/15/2001)    
  • 愛情–心理健康的良藥 (4/15/2001)    
  • 中國科學家利用基因技術 使蚕蛹成為抗衰老良藥 (1/20/2001)    
  • 蒼蠅將成為治病良藥? (1/7/2001)
  • 相關新聞
    蒼蠅將成為治病良藥?
    中國科學家利用基因技術  使蚕蛹成為抗衰老良藥
    愛情--心理健康的良藥
    海爾CEO:企業要視抱怨為“禮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