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物學3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在北大舉行的生物論壇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4日訊】 21日晚上在北大悄悄開幕的“21世紀生物科學前沿論壇”開幕式上,北大副校長、生命科學院院長陳章良善意地拿“三高”開了個玩笑:“就是北京市科委真的舍得給大家買1200美元一張的‘三高’演唱會的票,我想這里也不會有人去,我們的‘三高’比他們高。”

據北京晚報報道﹐陳章良能如此說是因為他們這次論壇一次請來3位醫學生物學泰斗兼諾貝爾獎得主,他們每人都將在論壇上做特約主題講演,這在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尚屬首次。

3位諾貝爾大將壓陣北大4天上演94場報告

3位諾貝爾獎得主是現在在美國Texas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任職的戈爾茲坦博士(Dr.JosephGoldstein)和布朗博士(Dr.MichaelBrown),兩人曾獲1985年諾貝爾生理學与醫學獎;而現在在麻省理工學院任職的夏普博士(Dr.PhilipSharp)也于1993年獲得過這一獎項。一位業內人士評价,就是在諾貝爾獎得主中,他們也是得獎之后繼續銳步前進的頂尖級人物。

昨天晚上离講座開始還有40分鐘,北大交流中心一樓大廳等候戈爾茲坦博士做講座的人已經將會場團團圍定,原定的200人左右的規模擴大到700多,首場開講大吉,借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東風,從22日至25日,總計94場報告將在論壇上被一一展開,兩個分會場同時開講,代表們手中的會議日程表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每天從早上8點半開始至晚上10點半才能結束。論壇內容涉及信號傳導机制、神經元的發育与功能、干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基因組學和免疫學等當今生物科學領域的几乎所有最新動向。參加論壇的百余位華人學者是自中國實施派遣留學生政策以來,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取得了高水平學術成就的优秀人才。

吳瑞畫了一個圓把人送出去再把人領回來

此次論壇由美國吳瑞學會倡議和組織。年近古稀的吳瑞老先生鮮紅的領帶映著雪白整齊的頭發,筆挺的西裝下配了一雙北京傳統的老頭鞋,在論壇全程4天的時間里,他都將緊盯在現場,和藹的笑容成為全場的焦點。此次回國講學的許多年輕學者都說:“沒有吳瑞,就沒有我們和我們今天的成就。”在開幕式上,吳瑞先生最后致詞,熱烈的掌聲過后,吳瑞先生的第一句話是:“為方便看到幻燈片,請主席台上的各位女士先生坐到听眾席上。”眾人含笑依言而行。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科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領導們,中國科學院、吳瑞學會、北京大學的同仁們全部順次退下主席台。只有吳瑞,只有北大才會將這一幕視為當然。

在沒有GRE考試和托福考試的年代里,吳瑞先生積極地向國外推介國內學子,每年至少回國三四次,為863計划中生物技術的啟動立下汗馬功勞,現在通行的國外的生物課本DNA的章節就是吳先生寫的。出席這次論壇的海外長江學者錢卓說:“如果吳瑞先生的計划晚10年,生物學界還會有10年的人才斷層和整體水平的斷層。”吳瑞先生說:“現在美國大學對中國學生已經是大門洞開,我要做的工作是把咱們自己的國門再開大一點,把過去出去的人再吸納進來。”吳瑞准備再花10多年的時間把學成的人才吸引回來。北大生命科學院顧效誠教授對此感念不已:“吳瑞是畫了一個完滿的圓,把人送出去,再把人領回來。”這次會議上近100位年輕的專家學者都是他主持的CUSBEA項目帶出去的,現在他們都在積極地為國內做事,吳瑞先生熟悉他們,扳著指頭一一道來:誰在清華組織了一個實驗室,誰在北大和誰合作了一個項目,誰把假期全部留給國內,誰每年回來一兩個月,能集中地把一學期的課都講完……“但是不能急,現在他們大部分的研究還都在國外,都在做一些幫助交流的工作,要求他們一下子回來也不現實。對于一下出去這么多人,我們不必那么緊張,再過10多年,軟環境和硬條件都上來了,他們都會回來的。”

百位留學博士軍團亮相

除了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近20年來赴海外深造,并已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百位青年學者集體歸國亮相也成了論壇的一大焦點。本次論壇的主辦方之一的美國吳瑞學會成立于1998年,該學會旨在廣泛聯系生命科學領域的海外學者,將他們的業務專長有計划地与國家科教興國的需要相結合。學會的創辦人美國康奈爾大學華裔學者吳瑞教授,1981年倡議設立了CUSBEA項目,開啟了美國大學接待中國學生的先例,該項目是生命科學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國家公派留學項目。該學會從1981年至1989年先后聯合美國百余所大學,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中方由國家教委主辦,委托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參加實施,8年間派出425名研究生赴美攻讀博士學位。現在多數成員均已學業有成,在北美、西歐、東南亞以及國內大學、研究机构或公司任職,并且大都取得了高水平的學術成就。“到了我們需要人才的時候,已經有一批人成長起來了。”北大校長許智宏高度評价這個項目,此次回國參會的百位學者即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

國內制藥厂商“盯緊”論壇

在論壇的開幕式上,一位來自石家庄某制藥厂的代表被工作人員“無情”地擋在了門外。本來預計200人的會議當晚已經有近700人入場,沒有提前訂到入場券的人就只好被“擋駕”了。据論壇的組織者介紹,這一論壇從1993年開始辦,到今年已經是第七屆了。而几年下來,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報名來“听會”的人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國內的教育教學机构和科研院所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國內制藥厂的代表涌進會場找項目,与青年學者們洽談合作事宜。

以此次論壇為例,紫竹藥業、同仁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全國各地的一些制藥厂早在几個月前就預訂了會議的入場券,而深圳科興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干脆以論壇贊助者的身份出現。一位制藥厂的老總坦言:“能跟歸國博士們談上一個項目就賺了。”而在論壇開幕式上做即席發言的北京市科委的領導也趁勢來了一番“公關”:北京的目標是要在十年內建成世界上最主要的生命科學基地之一,863計划基金有三分之一是投放在這里,希望博士們多回來開展一些合作項目。北大校長許智宏先生在開幕詞中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不僅是科學家、政治家和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都注意到了這一點,比爾.蓋茨說過,下世紀的首富要出在生物科學領域。”

中國學生能与“三高”對話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夏普博士透露,他也指導了一位中國留學生,他認為中國學生的素質和成就是無与倫比的,他對中國留學生群體在生物科學領域的發展充滿了希望。“中國的科學進步很快,尤其是北大和清華這兩個學校水平更高。”“為什么來中國?那是因為我遇到很多优秀的中國學生,我想知道他們從哪儿來的。”戈爾茲坦博士簡短幽默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來自UCLA的孫仁先生說:“他們就是捧場也會來,這次在論壇上做發言的100多個人中,很多人就是這三位的學生,這些學生在他們的實驗室里,貢獻很大,地位很高,自然,他們想為中國做一些事。”對于這种捧場的看法,論壇的組織者之一顧效誠教授則不以為然,“他們要來是很自然的,我尊敬他們、歡迎他們、感謝他們,他們對中國、中國的年輕人、中國的科學都很有興趣,我們有前六屆成功的基礎,1993年我們赤手空拳、一窮二白的時候都能請到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現在我們國內的學生完全有和他們對話的能力,他們怎么會不來呢!”陳章良也很同意這种前來對話的提法:“以前沒有這樣重量級高水平的交流,來了三位‘諾貝爾’是件很可喜的事情,說明我們國內的某些研究領域的确有了与國際最高水平對話的能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輪椅路跑 和平大使桑納雷釋帶頭 (6/23/2001)    
  • 桑納雷釋訪問金門肯定軍民排雷努力 (6/22/2001)    
  • 德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向下修正 (6/21/2001)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唐桑納雷釋訪問台灣 (6/20/2001)    
  • 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唐納德克拉姆逝世 (6/20/2001)    
  • 上海大學生英語能力開不了口 (6/12/2001)    
  • 上海大學生的尷尬:說英語老外听不懂 (6/12/2001)    
  • 美國“吸星大法”廣攬各國人才 (6/3/2001)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涉嫌剽竊他人小說构思 (6/2/2001)    
  • 馬建:中國當代文學只是農作物 (6/1/2001)    
  •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輕松說宇宙 (5/30/2001)    
  • 香港學術自由的體現: 中大授高行健榮譽博士 (5/30/2001)    
  • 高行健將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 (5/29/2001)    
  • 人民時評: 為什麼中國人變得不聰明了? (5/29/2001)    
  • 經濟學學者通讀《轉法輪》的體悟 (5/29/2001)    
  • 中大強調不考慮北京結論 擬頒高行健陳太學位 (5/28/2001)    
  • 中大授予高行健學位料過關 (5/28/2001)    
  • 中大擬授予高行健榮譽博士 (5/27/2001)    
  • “無國界醫生”:像一道閃電照亮人間苦難 (5/26/2001)    
  • 西藏不行,香港行不行? (5/24/2001)
  • 相關新聞
    西藏不行,香港行不行?
    “無國界醫生”:像一道閃電照亮人間苦難
    中大強調不考慮北京結論 擬頒高行健陳太學位
    經濟學學者通讀《轉法輪》的體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