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80年:江澤民理論遭挑戰

中共黨史評論員 司馬璐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3日訊】 中共八十年歷史,時而右,時而左,左右總是在反覆較量!

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求是》,最近發表了一篇內容貧乏而意義又不簡單的文章,題目是「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綜論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發展的進程」,新華社為這篇文章發了專電。

路線之爭再度激烈

這篇文章「內容貧乏」的是,全文反覆強調「兩個必然」,比華國鋒時代的「兩個凡是」還要保守空洞,簡直可以說「老掉牙了」。文章的結論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這是近代以來特別是建黨以來歷史作出的科學結論」。其實這個「結論」早在中共建黨以前就有人提出了。

這篇文章「意義不簡單」的是,打破了鄧小平提出過的社資不爭論的長期沉默;挑戰了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論;再度挑起黨的政治路線之爭。

本來,改革開放以來,極左派的意識形態已經日漸式微。同時,嚴格的說,目前中國的當政者雖然口頭上不談馬列,實際上是堅持計劃經濟的。

中國當政者是以實用主義的態度,結合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在計劃經濟控制下發展市場經濟,問題是,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在挑戰計劃經濟,計劃經濟的主要手段是國家壟斷。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一是國家壟斷與私人壟斷的矛盾;二是壟斷經濟與多元化的私營經濟的矛盾;三是貪污腐化與法治的矛盾;四是貧富懸殊的矛盾。後兩者的矛盾,加速了社會的動盪,使一部分人民產生了懷念毛澤東的情結,成了中國極左派的溫。按照傳統的共產主義理論,中國的現狀是具有階級鬥爭的條件的。

目前中國當政者以國家統一和愛國主義統一上述的矛盾。中國當政者以愛國主義的旗幟凝聚民心,也同時產生一些負面的作用。第一是國防預算必須不斷增加,影響其他項目的投資;第二是生產可能要以配合軍事為主,影響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求;第三軍人對國家影響力的提高,勢必使中共一向強調的「黨指揮槍」的原則受到挑戰。

意識形態之爭明顯

極左派的《真理與追求》最近也有一篇文章,批判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的私營企業主也可以參加共產黨的觀點。這篇文章說,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要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認真地、老實地學一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

看來,在中共八十周年和十六大前,一場黨內意識形態的爭論已經表面化了。

原載《苹國日報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異議人士集紐約 批中共禍國80年 (7/2/2001)    
  • 戴晴、司馬璐、蘇紹智評說中共八十年功過 (6/30/2001)    
  • 【 歷史人物】 司馬璐:中共建黨人之一的沈定一 (5/20/2001)    
  • 司馬璐: 五十年前參加中國民運的回顧與反省 (4/21/2001)    
  • 司馬璐: 中俄將簽訂新條約 (4/4/2001)    
  • 平議法輪功事件:法輪功的力量是哪里來的? (2/22/2001)
  • 相關新聞
    平議法輪功事件:法輪功的力量是哪里來的?
    司馬璐: 五十年前參加中國民運的回顧與反省
    【 歷史人物】 司馬璐:中共建黨人之一的沈定一
    戴晴、司馬璐、蘇紹智評說中共八十年功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