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布局鐵腕反左

陸非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20日訊】 向來被視為北京左派理論堡壘的月刊《真理的追求》,因多次抨擊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理論,以及反對江澤民提出批准資本家加入共產黨的建議,並試圖影響將於明年秋天召開事關權力轉移黨的十六大路線,近日被當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下令關閉。此一事件至少顯示以下意義:一、江澤民在黨內權力正在被挑戰;二、北京高層的意識形態鬥爭已趨向白熱化;三、中共傳統左派路線限於孤立,且處於下風。

左派攻勢困獸之鬥

左派陣營近來頻頻發動攻勢,他們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三個代表」,而「三個代表」是江澤民於去年二月首次提出來的,被改革派人士認為是致力於建立法治的基礎,也是推動溫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基礎。然而極左分子對此則大為不滿,他們透過自己掌握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輿論陣地力斥江澤民搞「造神運動」,指摘江的言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乃至鄧小平理論的背叛,將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轉變為資產階級政黨;以少數人受益的權貴私有化取代多數人受益的平民公有制。

左派們選擇的第二個攻擊目標是江澤民的「七一講話」,這篇例行的被御用學者認為奠定了江澤民理論地位的講話,除了重提「三個代表」外,還建議吸收資本家入黨。與對付「三個代表」策略不同的是,左派們沒有在刊物上連篇累牘地刊發文章,而是通過現代最迅速的傳播工具網路拋出「萬言書」,矛頭所指,毫不含糊。「萬言書」指出,江澤民的「七?一」講話造成黨內的重大政治分歧,而這一政治分歧將為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分裂埋下思想禍根。「萬言書」甚至明言,中共內部出現了戈巴契夫,暗示出現了分裂中共的力量。署名者除了「地下總書記」鄧力群外,還包括前任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前全國記協書記吳冷西,及魏巍、喻權域、林炎志等十多名左派人物。

左派們選擇的第三個彈著點是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而邱曉華則是江澤民的智囊之一,企業私有化的熱烈鼓吹者。他們在《真理的追求》發表文章,抨擊以邱曉華為首所撰寫的「國有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控制性力量」,根本否定社會主義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從而將大陸國有經濟導向私有化。左派們憂心地表示,隨著大陸私有企業日益的壯大,國有企業必將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結果將是公有制在大陸失去主體性地位,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遭到根本性破壞。

封殺異己出手快狠

左派們有恃無恐當然有其原因,翻閱他們作為「紅色反對派」的歷史,不難發現他們的戰績確實不俗,資產階級自由化、和平演變、鄧小平「黑貓白貓」理論、江澤民的「親美」傾向,以及國有企業私有化等等,都曾經是他們口誅筆伐的靶子。舉凡要變革的事物,他們都會當頭棒喝,儼然正統馬列主義的衛道者。而且常能出其不意,以少勝多。例如當年在他們的鼓噪下扳倒胡耀邦、六四事件時逼退趙紫陽,以及後來令主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李木匠」(李瑞環)灰頭土臉,一竿子當權派儘管對其恨之入骨,卻莫可奈何,原因是他們有元老撐腰。早年中共「八大老」中的陳雲、王震、鄧穎超等都是其「堅強後盾」,現在則有第二號人物李鵬、前政治局常委宋平坐鎮。

不過畢竟時過境遷,二十一世紀畢竟不是九十年代,隨著政治元老的逐漸凋零,左派陣營也是日薄西山。只是他們勇氣依然不減當年,由此可見他們「政治幼稚」的一面,「食古不化」的一面。殊不知他們現在要反的不僅是一個江澤民,還有改革意志甚堅的朱鎔基、一直對左派耿耿於懷的李瑞環、希望以改革形象全面接班的胡錦濤,就連李嵐清、尉健行這些貌似溫和的領導人,也會對他們的行為嗤之以鼻。而李鵬也不再是當年的李鵬,他也在努力改變自己刻板、僵化的形象,尤其希望與江澤民、朱鎔基等人保持適度的關係,以便在未來的權力分配中居於有利位置,不可能再隨著左派的指揮棒起舞。

那麼,是「地下總書記」鄧力群之流打錯了算盤?非也,而是他們意識到自身存在面臨危機,他們擔心十六大以後非但靠山不保,發聲的陣地也恐將喪失。只是他們沒料到江澤民「出手」這麼快,這樣重。「十六大」召開在即,江澤民及其幕僚厲行統一思想,封殺反對聲音其實是一個常識性問題,左派「一失足成千古恨」。

勝負已定影響難卜

綜合性思想理論刊物《真理的追求》與《中流》都是在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發生後出現的,前者掛靠中國社會科學院,具體由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主辦,後者則由僅次於《人民日報》的重量級媒體《光明日報》主辦。中宣部在一九九?年五月五日向各省市、自治區宣傳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訂閱、重視這份刊物。

一般認為,被貼上「左」字標籤的刊物除了上述兩種以外,還有《當代思潮》,其實並不盡然,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高校理論戰線》也是一份左派刊物,這份由教育界保守派把持的刊物於一九八八年創辦,鋒芒不及《中流》或《當代思潮》,但是在政治觀點上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刊物的銷量近年一直徘徊在極低水平,每月銷出多者近千份,少者數百份,大部分是免費贈閱,但由於它們反映北京思想戰線的部分聲音,在黨內黨外仍有一定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江澤民與這些刊物的關係經歷了一個由密切到疏離的過程。一九八九年夏天,江澤民從上海轉調北京,取代趙紫陽成為中共總書記,與鄧力群等人的關係尚稱良好,不僅因為鄧力群背後有陳雲、王震等大老支持,更因為江澤民的政治觀點與他們更為接近一些。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發出「誰不改革誰下台」狠話,江澤民始轉以「改革開放」為施政焦點,遂結束了與左派的蜜月期,但是並沒有公開決裂。而今左派們迫不及待將原本一直瞄向改革派的槍口,轉而對準當權派,而江澤民則以鐵腕侍候,也算是偶然中的必然。在這場不對稱的較量中,誰勝誰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路線角力究竟會在北京政壇震盪多久,對十六大布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原載《中央日報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香港六七暴動期間 港英曾擬撤離方案 (8/20/2001)    
  • 分析:左刊被封与中共權爭 (8/19/2001)    
  • 凌鋒: 江澤民三個代表左擁右抱 (8/18/2001)    
  • 中共將在十個省試點 招攬私營企業家入黨 (8/18/2001)    
  • 中共高層鬥爭白熱化 左派批江澤民為叛徒 (8/18/2001)    
  • 中南客:鄧九公佔了天時﹑地利﹑人和 (8/17/2001)    
  • 江澤民時代階級斗爭空前激烈 貧富極為不均 (8/17/2001)    
  • 張偉國: 且看江澤民如何處置鄧力群 (8/16/2001)    
  • 「真理的追求」與「中流」兩雜誌拒審 決定自動停刊 (8/16/2001)    
  • 大陸兩大雜誌拒絕審查停刊抗議 (8/16/2001)    
  • 左派兩雜誌停刊抗打壓 (8/15/2001)    
  • 中共十六大權力爭奪戰開火 (8/14/2001)    
  • 林和立:左派尖刻批評江澤民搞個人崇拜 (8/14/2001)    
  • 炮轟江澤民   左派刊物遭停刊 (8/14/2001)    
  • 抨擊”三個代表”左派雜志被封 (8/14/2001)    
  • 【紀元特稿】 寒山:文化大革命中的外國造反派 (8/14/2001)    
  • 左派聚會秦皇島 公然商討反江策略 (8/11/2001)    
  • 三陣角力 軍方掣肘 江澤民不愿作十六大后“花瓶” (8/10/2001)    
  • 中共改頭換面: 三個代表可望塞進党章 為紅色資本家入黨鋪路 (8/9/2001)    
  • 【紀元專欄】卜音 : 江澤民與極左派合演的”苦肉計”? (8/9/2001)
  • 相關新聞
    【紀元專欄】卜音 : 江澤民與極左派合演的「苦肉計」?
    中共改頭換面: 三個代表可望塞進党章  為紅色資本家入黨鋪路
    三陣角力 軍方掣肘 江澤民不愿作十六大后“花瓶”
    左派聚會秦皇島     公然商討反江策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