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移民法草案放寬並擴大吸引新移民

人氣 1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4日訊】經過一個月審慎研擬,一向被外界認為對移民接受度並不高的德國公布了新移民法草案;簡單的說,這項移民法草案等於是將並不是十分成功的綠卡措施從電腦業擴及其他各業,此外,德國新移民法草案也包含相當紀律規範,要求移民申請者上德國文化學習班。德國主要報紙媒體今天都顯著報導德國內政部公布的新移民法草案,基本上這項移民法將移民的限制予以放寬,希望能滿足德國未來發展所需;不過,德國內政部長希禮強調,德國接受外來移民的前提是德國人要能容納外國人。

不過,德國聯邦政府移民委員會在上個月初公布經過九個月的研究與討論,建議聯邦政府每年引進五萬名優秀人才做為今後德國移民政策;但即使如此,反對黨基督教民主黨已表達反對立場,主張擴大移民的人士則認為,每年五萬人僅具象徵意義而已。依據新擬定的移民法草案,德國將設置聯邦移民局負責移民事務,另外也會成立一個獨立的專家委員會,每年向聯邦移民局建議可接受移民的數字。雖然目前基督教民主黨、基督教社會聯盟等在野政黨,甚至執政的社會民主黨都對移民法草案還存有意見,希禮希望在溝通協調後於今年底完成移民法立法程序。

未來有意願在德國居留服務的外國專業技術人員如果獲得居留許可,從一開始就可以得到永遠居留權,這等於是擴大德國招攬電腦專業人才的範圍,對其他人才不足的領域都可以招攬外國人在德國服務;甚至,外國籍大學生在德國深造畢業後,也可獲一年居留時間找工作。 為了鼓勵移民融入德國社會,新移民法也規定,打算長期居留德國的外國人有權參加為融入德國社會所開辦的學習班,基本上,有意長期居留的外國人在居留時間不到六年,就應參與學習班,如果不理會這項規定,在申請延長居留時可能有不利後果,反之,學習班成績優異的外國人也可能獲得入籍時間的優待。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分析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人口正快速老化,同時,德國如果不改變其保守的移民政策,在二十一世紀前五十年,德國人口將急遽減少,最低可能減少到百分之二十。聯邦統計局資料顯示,即使德國從現在起每年移入的人口數比移出的人口數多二十萬人,到公元二零五零年時,德國人口將比現在減少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五;如果每年移入增加的人口只有十萬人,到二零五零年,德國人口將比目前減少百分之二十。到二零五零年時,德國男人的平均壽命將從現在的七十四點四歲增加到七十八點一歲,德國女人的平均壽命則從現在的八十點五歲增加到八十四點五歲,使老人年金的負擔更形沈重。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建議歐洲國家放寬移民標準,好充實就業,健全財政經濟發展,以符合人口逐漸老化的需求;但移民政策一直在主張需要和恐懼喪失德國特色而抗拒多元文化的政治人物間爭辯不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盛洪: 把羞恥當羞恥 把罪惡當罪惡 (8/3/2001)    
  • 德國擬制定更嚴格移民政策 (8/3/2001)    
  • 德國經濟放緩 25%公司計划年內裁員 (8/3/2001)    
  • 貝克爾重出江湖將和伊万尼塞維奇配對雙打 (8/3/2001)    
  • 加拿大网球大師賽庫爾滕慘遭淘汰 (8/3/2001)    
  • 緋聞、官司纏身 貝克爾下周重返网球賽場 (8/3/2001)    
  • 德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遙遠恒星气冕發出的可見光 (8/3/2001)    
  • 當今潮流:IT公司規模愈大愈美麗 (8/2/2001)    
  • 碧加久休復出將參加雙打賽 (8/2/2001)    
  • 兩名遭中國當局拘押的德記者獲釋 (8/2/2001)    
  • 泳壇新星愿”獻身”《花花公子》 聲稱”只是想出名” (8/2/2001)    
  • F1大獎賽 大舒馬赫奪冠已成定局 (8/2/2001)    
  • 正義黑客元老英年早逝 (8/2/2001)    
  • 堅決不養寄生虫 德國向”懶人”開戰 (8/1/2001)    
  • 德國重新對原兩德邊境地區進行掃雷 (7/31/2001)    
  • 德國“綠卡”政策為何招不來人才? (7/31/2001)    
  • 謝暉:十強賽出線机會只有5成 (7/31/2001)    
  • 大走背運 舒馬赫的冠軍又飛了 (7/31/2001)    
  • 當德間諜學校校長的蘇聯傳奇特工 (7/30/2001)    
  • 英駐平壤大使館二十八日開張 (7/30/2001)
  • 相關新聞
    英駐平壤大使館二十八日開張
    當德間諜學校校長的蘇聯傳奇特工
    大走背運 舒馬赫的冠軍又飛了
    謝暉:十強賽出線机會只有5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