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 東協中國10+1小檔案

人氣 28

【大紀元1月1日報導】(中央社雅加達1日路透電)中國與東協10國今天推動自由貿易協定,形成涵蓋19億人口、2000億美元貿易金額的經濟區。

中國視這項協定為取得原料的途徑,而東協國家則著眼於中國龐大的商機。東協國家型態多元,包含高度先進的新加坡與貧窮的內陸共產國家寮國。

以下為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的背景:

● 歷史:中國與東協在2002年11月率先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2005年起減少部分關稅,2007年首先減少商品與服務兩大項目的關稅,今年8月簽署投資協定。

● 關稅:中國與印尼、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與泰國,在2010年前將取消90%產品的關稅,寮國、越南、柬埔寨與緬甸,將在2015年前取消關稅。

剩下10%的關稅,涵蓋紡織品與部分電子產品,被視為較敏感的商品,稍晚才會降低關稅。

中國官員表示,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區完全生效時,將有7000種商品免除關稅。

● 服務:東協國家進軍中國服務市場的公司,如商業服務與旅遊業,將享有優先條件,而中國也享有相同優惠。

● 貿易:東協與中國的貿易金額,將自2005年的1130億美元與2008年的1926億美元,在2010年達到200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歐洲經濟區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

● 人口:東協人口有5億6000萬人,中國13億人。

贏家與輸家

● 東協可望受惠於增加原料出口至中國,但東南亞國家的消費品與汽車零件製造商,可能會受到中國廉價進口品的影響。

● 食物、飲料與泰國出產的珠寶、化妝品等產品,預期將因中國需求增加而獲利。

東南亞國家可能受惠於來自中國的廉價原料與中間貨品,例如服裝公司現在可以取得廉價材料。

● 泰國、越南、柬埔寨與印尼所產的紡織品、鞋類、鋼鐵,似乎無法與中國廉價的進口商品競爭。(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相關新聞
東協十加六 亞太催生共同體
台灣應該參與亞太自由貿易區
APEC部長會議 2010提報FTAAP進度
APEC眾部長矢言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