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植手臂 再移植喉嚨成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6日訊】〔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美聯社倫敦15日電〕比利時婦女德庫克的氣管在廿五年前的一場車禍中被壓扁,多年來她都必須長期忍受疼痛。但比利時的醫師把一位器官捐贈者的氣管先植入到她的手臂,等到氣管外長出新生組織後,再把捐贈的氣管成功移植到她的喉嚨內,使德庫克重獲新生。

自體培養大型器官 成功首例

澳洲龐德大學組織工程專家華恩克指出,比利時這項手術是首次成功把氣管這種大型器官先放進器官受贈者體內培養,然後再進行移植。這顯示未來醫師可利用患者身體作為生物反應器長出自體組織。華恩克認為,未來有可能在患者體內自行培育出器官的一部分如肺葉等,他就曾利用患者背部的肌肉培育出下顎的一部分。

五十四歲的德庫克,她被壓扁的氣管必須靠兩根金屬支架來撐開,但德庫克並不氣餒,她認為換一根新的氣管絕非不可能。透過網路搜尋,她找到了魯汶大學醫院的醫師德雷爾。

德雷爾和他的同僚曾在癌症患者身上進行過規模較小的類似移植手術,所以同意了德庫克的請求。在獲得合適的捐贈氣管後,醫療團隊先把氣管包覆在德庫克本身的組織內,再把氣管植入她的左前臂,並將氣管連接到一條主動脈以重建血流。

德庫克表示,左手臂上裝著植入的氣管感覺非常怪異且不舒服,因為氣管外包滿了紗布,手臂也必須打上石膏,所以連削馬鈴薯皮都沒辦法。植入後的八個月內,她得持續服用抗排斥藥物。植入手術約十個月後,來自男性器捐者的部分原有組織雖仍存在,但德庫克自體的新生組織已包覆住整個器官,讓她不必再服抗排斥藥,醫師再把氣管移植到喉嚨內。這項手術已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

現在德庫克只要每半年接受掃描檢查新氣管狀況即可,不用再服藥或接受其他治療。德雷爾醫師表示,德庫克在移植手術後聲音與呼吸都很正常,雖然她恐怕沒法參加馬拉松比賽或劇烈運動,但只要不對氣管施加太多壓力,她的狀況一切良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兒為父尋器官捐贈者 孝行感人
台中榮總首例  不相容血型腎臟移植
男子遺愛捐腎  兩患者同獲新生
大陸移植器官風險高 台灣人客死他鄉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