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疫苗副作用 澳門翁死 港接種不叫停

人氣 20

【大紀元1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香港實行甲型H1N1流感(人類豬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二周以來,日前出現首宗因注射疫苗引起吉巴氏綜合症的懷疑個案,專家認為情況罕見,仍需進一步確定病發原因。當局表示會密切留意情況,但強調疫苗安全性受到肯定,目前不會叫停疫苗接種計劃。

澳門傳老翁注射後死亡

及至今日凌晨傳來澳門方面的消息,一名79歲男子在接種H1N1甲型流感疫苗兩日後死亡。據悉,死者上月11日接種第一劑疫苗後,並無明顯不適,本月5日星期二接種第二劑疫苗後,當日中午感覺不適,到急症室救診,發現有血壓高、肺水腫、心臟衰竭等徵狀,經治療後好轉,到昨天早上病情突然惡化,經搶救後下午證實死亡。

澳門缳生局表示,這名病人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多種疾病,當地專家小組認為病人的死亡與接種疫苗無關。

港醫生接種後疑患吉巴氏症

在香港懷疑出現「吉巴氏綜合症」的是一名58歲執業醫生,本身有長期病患,他在上月24日在公共診所接種甲型H1N1流感(人類豬流感)疫苗,4日後出現下肢乏力症狀,本月2日入住瑪麗醫院,證實患上一種脊椎蛛網膜炎,出現肌肉麻痺,目前情況嚴重但穩定,沒有生命危險。

衛生防護中心專家小組昨日開會研判病情後召開記者會,專家小組成員之一李頌基醫生宣佈,初步診斷患者的病徵和吉巴氏綜合症符合。他說:「臨床的檢查發現二邊下肢的肌肉無力,而且逐漸影響其它部位,透過臨床的檢查和化驗,包括一些神經傳送系統的檢查,發現有些手腳的神經線,尤其是運動神經傳送的速度減慢,這些都和吉巴氏綜合症的情況是符合的,另外也做了其它的檢查,包括掃瞄、血液的檢查,沒有發現其它導致徵狀的原因,所以在目前來講,臨床的徵狀應該和吉巴氏綜合症相符。」

袁國勇:無法斷定症狀與疫苗有關

鑑於吉巴氏綜合症是因為免疫力反應引起的神經線發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教授認為,目前不能斷定患者出現的吉巴氏綜合症與注射甲流疫苗有否直接關係,對免疫系統的刺激也可能由其它病菌或病毒引起。目前還要進一步測試,大約一周後才有結果,「看清楚譬如他的呼吸道、他的糞便、甚至他的血清、看有否其它證據證明,他會不會同時有呼吸道的病毒或是腸道的感染,譬如有一種腸道彎曲桿菌和吉巴氏綜合症有很大的關係,暫時這些化驗我們正在進行中。」

袁國勇指出,目前還沒有一個測試可以確定吉巴氏綜合症和疫苗是否關係,「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測試所有的有關的病菌和病毒,看一下有否關係,如果沒有就是說不關其它病毒、病菌的事,但是我們仍然沒有辦法證實到,究竟吉巴氏綜合症和疫苗有沒有關係。」他認為,「如果真的由疫苗引起吉巴氏綜合症,就是一種稀有的異常反應」。

港府密切注視 暫不叫停

缳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當局非常重視今次個案,會密切注意疫苗注射的情況,看看在推行疫苗接種計劃之後,出現吉巴氏綜合症的頻率是否比平時高很多。他透露會參考外國的經驗,在必要時啟動「叫停機制」,「就是如果疫苗接種計劃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情況,而且對公眾的健康造成一些比較重大的影響,我們經過專家的評核之後,不排除有這樣的機制的可能性」。

但他強調,政府的新流感疫苗接種計劃會繼續進行,原因是該計劃自12月實施以來,至今約10萬人接種過疫苗,比例不算太高,而香港每年都有42至65宗吉巴氏綜合症,如去年10月有10宗,11月有10宗,12月有6宗,都與疫苗注射無關,加上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疫苗安全,所以暫時無須叫停。

李頌基醫生表示,吉巴氏綜合症有多種原因,也有可能出現很嚴重症狀,而一般患者初期病情會加重,4周後會逐漸減退,而康復情況視每個人的情況而有所不同。治療方面,除了要注意身體無力的情況,還要避免其它的併發症,還要用藥物譬如球蛋白注射幫助穩定病情。

籲高危人士應注射疫苗

醫學專家與衛生部門官員都呼籲高危人士都應該接種甲流疫苗。袁國勇教授指出,全球已經打了8千萬針新流感疫苗,其中出現了50宗吉巴氏綜合症,即每100萬針出現少於一宗個案。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聣良表示,打流感針後出現嚴重不良副作用,原因是抗體反應過激,變成攻打自己的免疫系統,一般打針兩星期後才有抗體產生。他認為疫苗仍是安全,建議高危人士應注射新流感疫苗。

食物及缳生局局長周一嶽也表示,從預防疫症的作用與可能出現副作用兩方面衡量,新流感疫苗比一般流感疫苗效果更好,因此鼓勵高危人士繼續接種。

周一嶽並說,當局會繼續留意新型流感疫苗的接種情況,並會跟進法國藥廠出產的同一批次疫苗有無出現副作用,也會留意是否有人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17例疑接種疫苗致死 排除6例
港男接種甲流疫苗 染吉巴氏症
澳門一老者接種甲流疫苗後去世
東莞30噸甲流醫療垃圾 被集中處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