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無預警突升息0.25% 近三年首次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央行週二(19日)宣佈,將把基準的存貸款利率各上調0.25個百分點,為2007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此次意外加息在外匯市場掀起軒然大波,美元飆升,其它貨幣慘跌,跌幅最顯著的是澳元。專家認為,此舉說明中國經濟有放緩跡象,政府在進一步調控房價市場,並緩解今年以來連創新高的通貨膨脹,但加息仍然難解「存款貶值」,使人民幣升值預期更大,在近期人民幣升值的中美博弈中,中國再次退讓。

外匯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中國央行10月19日發佈公告,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 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它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據財經網報導,央行加息的消息週二(19日)在外匯市場掀起軒然大波,美元出現飆升,創日內新高77.71,而其它貨幣慘跌,紛紛創出日低,跌幅最為顯著的當數澳元。

歐元/美元下跌約60點,至盤中低點1.3856。英鎊/美元也下跌同等幅度,至1.5739。澳元/美元跌破0.9800。美元/日元上升數點,至81.64。美元則全線走高。北京時間19:58,美元指數報77.65。

通脹連創新高 加息難解「存款貶值」

央行此次突然宣佈,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但在距離上一次加息時隔34個月後,本次加息與其說超出預期,不如說姍姍來遲。

今年2月,中國CPI(或稱通脹率)同比增速已升至2.7%,高於當時國內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25%,從而令中國重回「負利率」時代(通脹率高於存款率)。

到9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8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至3.5%,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再創新高。

「每一次通貨膨脹都是一個劫貧濟富的過程。」央行出版的《金融知識國民讀本》這樣描述通脹。專家認為,迫於中國物價高漲,央行不得已加息,但2.50%的存款利息仍遠低於3.5%的通脹率,加息後中國老百姓的存款貶值依然很大。

此前,政府的調控目標是將今年的CPI控制在3%的幅度內,現在已上了「天花板」。目前,多家研究機構預測今年的CPI肯定會超過3%,也就是說,3%變成了「地板」。

匯豐保險集團今年3月調查發現,中國大陸人將每月收入的45%儲蓄起來,為亞洲最高儲蓄國家。由於缺乏安全感,有69%的大陸人表示他們的儲蓄並不足夠,42%計劃在未來6個月增加儲蓄。持續的通貨膨脹導致老百姓的存款迅速貶值。

房價高企 多次調控失效

而持續的「存款貶值」又誘發了房價瘋漲。中國銀行存款利息近3年沒動,加之中國的外匯管制政策,很多人以買房保值人民幣,導致房價高企不下。

最新公佈的8月房地產數據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3%,而房地產投資更是呈現強勁增長。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83萬億元,同比增長36.7%。8月當月,房地產開發投資4,490億元,同比增長34.1%。

當局今年多次出台調控政策,但效果都不明顯。很多專家認為,中國此次加息是對抗房價調控不下來的進一步手段。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表示,中國加息週期正式到來,意在刺破地產泡沫。

北京中原認為,第一輪調控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是購房者對通貨膨脹預期強烈,投資渠道單一。第二次調控不僅收緊了限購,北京還在4季度增加了超過50塊土地供應。而央行此次加息,使市場再次進入加息通道,近幾年的貨幣寬鬆政策已經開始明顯收緊,市場流動性將明顯收緊。

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中心總監張大偉說:「雖然僅加息0.25個基點,但是對於已經收緊了首付的政策,購房者將面臨直接的利息支出增加,增加了炒房者的成本」。

加息緩解通脹壓力?觀點各異

今年以來,CPI就一再超過一年期存款利率,負利率時代真正來臨,負利率意味著甚麼?手裏的票子變的不值錢,銀行存款則持續貶值,房市股市都是泡沫,中國民眾該如何使手中的錢保值?新華基金認為,政府加息主要意圖在於收縮流動性,緩解通脹壓力。

但花旗集團中國區投資研究與分析部主管及董事總經理沈明高博士表示:「中國加息則會引來境外熱錢,導致更嚴重的通貨膨脹」,今年中國的CPI漲幅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國內食品價格的上漲,不會低於3%,明年因為同樣的原因,中國CPI漲幅會在4%左右。

巴克萊資本19日發佈最新的《中國展望》報告也稱,高頻率的食物價格上漲使得9月份的CPI上漲達到3.8%,政府傾向於使用定量工具並很可能會容忍高通脹。

有知情人透露,中國通貨膨脹遠不止於此,要嚴重得多,中國民眾大量到香港、海外消費說明了這一點,海外的物品都比中國大陸便宜,當局無奈不得不想法控制通膨,限制房價。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博客中寫道:「加息超出意料,一方面是環境錯綜複雜,另一方面是競爭較為激烈,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平息滅火,而非火上澆油。上次降息我們就錯誤的採取雪上加霜,進而導致目前的流動性氾濫,其實當時我們的政策應該雪中送炭。不知如何表述,有點不大理解???」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10日在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年會時表示,今年內,中國不會加息。言猶在耳,央行出奇不意加息25個基點,不知道把中央央行行長的的信用置於何地?

中國經濟放緩 人民幣變相升值

近期,中國匯率政策已成為當下全球經濟的主要議題,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幾次會議的討論焦點。此前,美國、歐盟等國強力施壓人民幣升值,9月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速度達到每月升值1%以上。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已升值大約3%。

不過,這離美國的標準還很遠。美國針對人民幣低估的法案發起人之一萊恩(Tim Ryan)認為,人民幣匯率低估可能最高達到40%。鑒於中國在緩慢升值,美國財政部推遲向國會提交《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到11月11日二十國集團峰會(G20)之後公佈。參院表決制裁中國的「匯率法案」也推遲到美國中期選舉之後。

此次中國加息,很多專家認為,這是中國政府的一次退讓,會使人民幣升值預期更大,熱錢進一步衝入中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表示,加息帶來的不利影響是加大了對國際熱錢流入的引力。因為中國之外,其他國家都在減息,這樣會加速人民幣升值,給匯率問題又帶來了壓力。

此外,央行加息,也說明了中國經濟有放緩的跡象,在給過熱經濟踩剎車,靠出口原材料的澳洲經濟會受影響,直接導致澳元大幅貶值。

相關新聞
歐元區16國呼籲人民幣升值
德總理:人民幣價位必須合理
中歐峰會人民幣匯率無交集
人民幣匯率爭端升級 孰是孰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