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評鑑立委

中華大學《議會與立法程序》的課程實驗
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臺灣北社法政組召集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學術顧問)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民國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因本系林政則教授獲政府延攬入閣,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臺灣省政府主席,我乃臨危受命,接替他擔任本系《議會與立法程序》的教席。林教授曾歷任新竹市議員、立法委員和新竹市長,於中央與地方之議會與立法程序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選課同學亦多慕其名而來,筆者於該一主題空有學理之認識,但則難以滿足選課同學對於實務之興趣,所幸筆者近年持續參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主辦之立法委員評鑑工作,知悉公督盟之立委評鑑已有與大學課程合作之前例,同時正朝向擴大邀請社會各界普遍參與的轉型,故而主動向公督盟倡議合作,將本課程納入公督盟第七屆第五會期立委評鑑之一環,而經公督盟之同意。如是,則筆者所擔憂的實務認識問題,乃迎刃而解,可使學生透過立法院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IVOD)參與網上評鑑,而得以實際觀察立法院之議事運作和議程之安排。

我對該一課程的教學內容大概如此安排,先從代議民主的理論介紹起,次而討論憲政體制、議會制度類型與議會職權,進入到我國憲法史上有關議會制度的論辯和議會制度的演進,以便由此掌握我國當代自立法院以降至縣市議會和鄉鎮市民代表會各級議會及其職權設計上之理論與制度特徵,而以〈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為中心,就我國國會之各種職權行使逐一說明,並延伸至地方議會相關職權之比較。本課程再經此旁論大學自治與學生自治中之議會與立法程序,而以中華大學之校務會議、學生議會、行政管理學系學生議會與系大會為個案實例進行探討,其用意則在於期待學生除能認識我國的議會制度外,亦能將視角放在其於大學校園自治的實踐之上,所以我也曾經邀請了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福利部許仁碩同學到班上演講臺大學生自治和校園議題的操作。立委問政之IVOD網上評鑑,則主要作為本課程成績評量的依據之一,學生應當於課堂中分組口頭報告分享其初步接觸與觀察之心得,而以分組合作之書面評鑑和個人參與評鑑之書面心得報告為學期書面作業,故而對學生而言,本課程對其成績影響最大的,則為參與公督盟之評鑑。

本課程得公督盟之支持,執行長何宗勳偕同組織部主任劉哲偉則親臨本系民意調查中心演講介紹公督盟和現場線上指導IVOD之操作與網上評鑑之規則,何宗勳的演講搭配公督盟的新聞影片剪輯,生動有趣、幽默精彩,比較可惜的是,本系民意調查中心為了避免學生進行電話訪問時相互干擾,座位間都以隔板隔開
,所以演講者演講時不容易看到全班聽講者的表情和回應,臺上臺下間的互動受到相當的阻礙,這一場地上的限制是該場演講的一大遺憾。在此之後,我則依學生意願,將其依立法院委員會之編制分成內政、外交及國防、經濟、財政、教育及文化、交通、司法及法制、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等八組,分就八個委員會的個別委員問政進行線上評鑑。評鑑每個月做一次,三、四、五月各做一次,學生可任選時間上網點選影音檔,並上公督盟網站下載〈立法院第七屆第五會期立法委員VOD問政觀察評分紀錄簿〉填寫,取樣則取中間值,為每月十五日當日會議,但若當日委員會未開會,則依日次順延。學生必須就每個出席或列席發言的委員和官員表現進行評分並撰寫評語。

不過,有部份小組在進行評鑑時,實際上並未遵守審議式民主之精神,在所有組員共同參與觀察和進行討論的情況下進行評分和填寫記錄,而是分配個別組員單獨處理個別月份之評鑑。這一過程是授課者於課餘難以監督者,卻可能因個別組員個人之偏好與認知不同,使得各該組的每個月的評鑑結果因比較基準可能有所差別,而都帶有射倖的成份。亦有學生只評分不寫評語,經過催促,仍然未提交。最大的敗筆,則在學期中時負責財政委員會評鑑的全組學生退選本課,其餘下的評鑑工作因其餘學生皆已參與既有之分組評鑑甚深,不願換組,因而唯有財政委員會之評鑑繳了白卷,相當可惜,使得本課程之評鑑成果美中有所不足。正式的VOD評鑑只需抽樣做一次,我因配合課程需要做了三次,學生負擔自然較正式評鑑為重,而因係課程之要求,學生中亦有參與熱情不足情形,對於評鑑的態度不夠嚴肅,而影響評鑑之信度。為求嚴謹,我因此於最後並未將評鑑結果供公督盟列入正式評鑑之基礎。

在評鑑此之外,學生則有張馨於六月十日與我共同應邀至公督盟與先驅媒體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之新頭殼網站合作之《公民看國會》網路直播節目〈立院第五會期國會表現、大學生談VOD評鑑〉專題進行與談,張文婷與林宥臻各有〈參與立法委員評鑑的心得〉和〈政策機會窗稍縱即逝〉之評論分別發表於七月七日與十三日之《今日新聞網》,這是他們參與這一課程為個人所留下的生命史記錄。

公督盟於九十九學年第一學期起,推出《大專院校「立法院議事轉播隨選視訊系統」參與式民主推廣合作計畫》,全面擴大與國內大專院校的合作,本系因《議會與立法程序》課程開在下學期,我與該活動性質較近的《憲法》課因選修人數不足而停開,所以這學期並未就新計畫與公督盟進行合作。無論如何,謹將個人的教學實驗心得與同好同誼分享,以作為日後個人改進以及公督盟計畫執行之參考。@

民國九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十二時一刻
臺北晴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在台大待了九年。從博士班的新鮮人待到被人稱為資深學生。
  • 我想主要就制度面來評論台灣智庫這次《臨時會修憲與特調會民調》
    所反映出來的意義。我也是逐題來做評論。
  • 接下來要提到的,也是很有趣的問題,就是說,我們這份調查的第9
    題:「您覺得目前國會亂象主要是制度問題、政治人物道德問題、還
    是選民投票選擇錯誤所造成?」,呈現出來有高達6成的民眾,認為
    國會亂象是政治人物造成的,而只有1成的人認為是制度問題。
  • 立法院臨時會所通過的《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
    (以下簡稱《真調會條例》),最令人詬病的有由政黨比例代表組成
    真調會、真調會本身制度設計的缺陷,與排除《刑事訴訟法》人權保
    障之適用諸多缺失。
  • 因為報告的時間太短,導致李燕美組長論文中許多精彩部分未能在口頭呈現,很可惜。就論文本身來講,這是一份針對中國文化大學同濟社就台北市華興中學實施課業輔導的個案進行深入訪談的質化研究。我覺得這是一篇相當成功的個案研究,理論鋪陳與事實現象的陳述與分析部分都非常詳實。
  • 關心國是、參與公共事務,本來就是我們國家知識青年的優良傳統。
    現在的中、老年人LKK,過去也曾經是年輕人,只是現在常常忘
    掉。我們要感謝新一代的青年,提供給我們國家生生不息的活力。
  • 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我接下來想就憲政制度的部分解讀台灣智庫
    《憲政改革民意調查》這份民調,來推判民眾有關憲政制度的偏好以
    及未來我們憲政制度的走向。
  • 青少年的公民養成,應從公民權的積極落實著手。事實上,若無法從經驗傳授及實際參與出發,是無法喚起青少年公民意識的自覺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