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 香港簡訊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0年11月23日訊】官認無法對付藉股權轉讓炒樓
政府上周五推出一系列措施打擊炒風。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有業主可能並非直接出售手上物業,而是透過公司持有物業,藉著轉讓公司股權,間接將物業轉手,避過額外印花稅,是一大漏洞。亦有議員擔心,炒家可能會轉向炒賣店舖,致使商舖租金上調,變相引發通脹。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承認措施有漏洞,無法打擊該類炒賣活動。但她指新措施旨在改變市場對本港樓市的預期,令投資者覺得短期炒賣未必能夠帶來利潤。現時沒有數據顯示有大量以公司股份轉讓的方法來作短期炒賣,當局會密切留意。

未通過藥測司機將被扣車牌
政府完成打擊藥後駕駛的公眾諮詢,收到70份意見書,大部份同意對6種毒品,包括海洛英、俗稱K仔的氯胺酮、冰毒、大麻、可卡因和搖頭丸採取「零容忍」。政府打擊藥後駕駛的法例最快明年生效。政府建議,假如警方對司機有懷疑,可以要求對方接受約5分鐘的辨識測試,如未能通過這一關,便要帶返警署接受包括試行直線、瞳孔觀察等行為測試。假如仍未能通過,司機要交出駕駛執照24小時,警方會要求司機進一步接受血液測試。政府明年第二季會將有關建議提交立法會。

監聽人員被批態度有問題
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完成新一份周年報告,並已提交立法會議員。報告指出去年有7宗的訂明授權,涉及可能取得法律專業保密權的資料,以及3宗涉及取得新聞材料的資料。其中一宗個案,一名偵查人員先後3次截聽目標人物與律師之間的電話,直至第3次才向小組法官匯報。事務專員批評,有關執法機關沒有做預防措施,避免無意截聽享有法律專業保密權的資料。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批評做法不當,建議修例,容許專員翻聽已被截聽、可能享有法律專業保密權的資料,以便進行監察。保安局就指,報告提到有12宗違規或者異常情況的個案,但沒有蓄意不遵守或者不理會法例的違規,亦沒有發現人員別有用心地犯錯。

警拘48人涉騙交通傷亡援助
警方於今年初聯同社署調查數宗性質類似的交通意外案件時,懷疑有人詐騙公帑。警方調查發現,自08年中至今年9月期間,全港發生多宗性質類似的交通意外,共通點包括發生於偏僻道路上;只涉及一部私家車撞向路邊石壆或大樹等情況,損毀輕微;涉事司機及乘客均聲稱受到不同程度的扭傷。大部份傷者獲取病假紙後,向社署提交虛假資料,以騙取交通意外傷亡援助金,涉及公帑約210萬港元。警方過去連續兩日採取行動,至今已拘捕44名男子及4名女子,共48人,年齡由16歲至54歲,涉嫌干犯詐騙罪,個別騙取的金額由3,500多元至53,000多元不等,當中5人相信是主腦,涉及安排他人詐騙交通意外傷亡援助金,干犯串謀詐騙罪。

調查:香港女主內觀念濃厚
香港婦女事務委員會於2月至5月期間進行了一項有關「香港女性和男性對婦女在家庭地位看法」的調查,訪問約3千名市民。結果顯示,經常負責打理各類家務的以女性偏多,而只有少於一半受訪者認為男性應在打理家務和照顧小孩上有更多參與,顯示社會普遍認為照顧家庭的責任應由女性負責,「女主內」的觀念仍然濃厚。結果又發現,超過80%人認同家庭財政須由男女共同分擔,打破了傳統由男性獨力養家的「男主外」觀念,而社會已普遍接受女性經濟角色的轉型。

機場廠巴失事司機危駕判囚
機場地勤服務公司一部廠巴,去年在大嶼山失事,導致3死24傷,司機因為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昨日在區域法院被判監4年半及停牌4年。法官表示,被告不但超速駕駛,還爬頭超越過多架車,妄顧乘客安全,亦危害其他道路使用者。加上被告不認罪,所以沒有任何減刑的因素。
事發在去年8月28日凌晨約4時,46歲被告王潤財駕駛的廠巴載有28個乘客,在北大嶼山公路失控撞壆後翻側,造成3死24傷,死傷者全部是機場地勤服務公司員工。

內地人聲稱被銀行誤導投資
數名內地人聲稱,3年前在銀行職員的誤導下投資了高風險的accumulator累計期權,導致他們蒙受巨額損失。投訴的內地人在親友的陪同下,昨早去到中環匯豐銀行總行抗議。他們指銀行在07年遊說他們投資累計股票期權,不過沒有講清楚產品的實際風險,結果令他們虧蝕1,500萬美元。他們已經向金管局提出投訴,但至今年9月,金管局仍然未完成調查。◇

相關新聞
香港水務署透露正檢討加水費
研「綠在區區」營運延長3小時 港推積分換超市券
李敏妮喪失競逐香港記協主席資格
市建局十月起 推三條中上環導賞團路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