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從德:辛亥革命的七大啟示

人氣 11

【大紀元2010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馬有志舊金山報導)11月20日下午1點,總部設在舊金山灣區的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在舊金山國父紀念館舉辦本屆「傑出民主人士獎」頒獎典禮。今年獲獎者分別是:藝術家艾未未、法學家賀衛方、和福建三網友案關注群。頒獎典禮後舉辦了「中國民主變革百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研討會以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的主題,由著名的政論家揚力宇博士、陳博中博士,及89「六‧四」學生領袖封從德發表演講。下面是封從德發言中有關辛亥革命對於現代的啟示的部份觀點。

封從德認為,辛亥革命對於現代的啟示歸納起來有下面七點。

啟示一,辛亥革命是傳統暴力革命與和平的顏色革命的過渡形態。辛亥革命相對來說流血很少,最激烈的陽夏戰爭中傷亡有數千人。體制內軍隊「新軍」受革命思潮影響,毅然倒戈,最後由當時的清軍首領袁世凱出面,逼清廷退位,以較小的代價完成了政權向共和國的過渡。

啟示二,辛亥革命的最大原動力是民族主義。其中,興中會「驅逐韃虜、復興中華」的口號,十幾次起義的主力都是洪門會黨,和民國元年(1912.2.15)辛亥革命成功後在南京明孝陵的留影,告示「反清復明」的成功,都是以民族主義為中心價值。

啟示三,辛亥革命中,知識精英的宣傳鼓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盟會引導新軍反正,利用了體制內的力量達到了革命的目的。

啟示四,辛亥革命時,三大主義同時併進。比如,民族主義:驅逐韃虜、復興中華;民權主義:創建民國;民生主義:平均地權。

啟示五,辛亥革命到現在,三大主義一直是百年訴求,一脈相承。八九民運中提出的愛國、強國夢(民族主義);民主、自由、人權、法治(民權主義);反貪污、反腐敗、反官倒(民生主義)就是三民主義的反映,只是受中共教育的框限,而未能明確提出而已。

啟示六,辛亥革命中,民生問題是民眾參與的主要動力,也是現代中國問題的癥結所在,做個對比,辛亥革命與現代中國的民生問題同樣嚴峻,比如:1)滿漢對立與現代的黨民對立、貧富懸殊,2)保路運動與現代的維權運動,3)平均地權與現代的平均股權、國有資產土地私有化等,都有相當的可比性。

啟示七,現代民主運動的應有方向應該是傳統派、自由派、和新左派三大反對派的分野與聯合,最終團結一致,共同結束這個「成熟的法西斯」——中共政權。其中,傳統派由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主張恢復中華文化自信、驅逐馬列,實行國民自主與族群平等的眾多團體。自由派則是主張自由、民主、人權、法治西方普世價值的人士。而新左派就是倡導均富、追求社會公正、結合社會下層民眾的廣大群體。

相關新聞
楊銀波:紅朝十三年暴政抗擊史(上)
任畹町:對89民運要素及評價的再證明再認識再補充
陳小雅:導讀──八九-六四事件的多角透視
《九評》五週年  舊金山聲援6400萬人三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