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呼籲英相訪華表達對人權關注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09日訊】(BBC)中國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在英國《衛報》發表文章,呼籲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時向中國領導人表達對人權問題的關注。

英國首相卡梅倫開始他的訪華行程,隨行的包括四位內閣大臣以及40多名英國商界領袖,是有史以來英國規模最大的訪華代表團。

英方顯然希望這次訪問能給英國帶來經濟利益,但同時卡梅倫也面臨來自國內的壓力,要求他在與中國領導人會面時提及人權問題。

英國媒體形容,卡梅倫此行如同走鋼絲。

中國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在英國《衛報》發表文章呼籲卡梅倫不要忽視人權,不要為了短期的利益而放棄最基本的人權信仰。

艾未未說,卡梅倫應該要求中國領導人不要因為有人發表不同的聲音就讓他們「消失」或受到監禁。他還說,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在不允許不同觀點的情況下生存下去或應付重大挑戰。

艾未未說,英國首相應該表示,如果中國不改變自己的行為,文明世界將無法把中國看成一個文明國家。他還說,他不認為這是西方的價值觀,而是普世價值觀。

關注人權

艾未未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不應該迴避中國的人權問題。

艾未未說,「我覺得當英國首相來到中國,無論他做交易,還是進行政治或文化訪問,都不可能無視這個國家的民主狀態和社會進程。如果你是在與中國進行經濟上的交易,每一筆交易都涉及到這個社會的基本問題,比如說言論自由問題,公民的選舉權問題,結社自由問題,媒體和司法獨立的問題。正是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才構成了今天中國經濟的這種變化,才構成了這個極權社會的效率。」

他指出,很不幸的是,這種效率在全球經濟處於衰退時期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社會結構有效率。

艾未未表示,「我覺得,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的領導人到中國做交易的時候執意不談這些問題,或者迴避,或者裝著沒有看到這些問題,都將對人類長期努力所獲得的價值有所損傷。」

他認為,所有發達國家在與不發達國家做生意的時候,都有義務重申人權的觀點。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實際上是對不發達國家的一種經濟掠奪,是在一種新的政治條件下的經濟掠奪,是在一種新的技術條件的經濟掠奪。

遭受軟禁

中國異議藝術家艾未未的「監視居住」週一(11月8日)凌晨結束。

雖然艾未未仍被警方限制在北京,但是在他遠在上海郊區、即將被強拆的工作室,支持者仍然按照原計劃舉辦了告別「河蟹宴」。

路透社報導說,大約有400人參加了這次宴會。賓客中有人高喊「和諧社會吃河蟹」。

艾未未計劃週日以主辦這次「河蟹宴」抗議強拆。他日前對BBC中文網表示,強拆決定背後有政治動機。

艾未未在解除監視居住後走出北京住所時表示,此次網友的廣泛關注「將會終結一個不明不白的機構綁架一個明明白白公民的時代」。

路透社記者發自上海的報導評論說,這次事件使中國政府成了他們本想禁止的一次行為藝術中的主角。

相關新聞
英國紀念不列顛之戰70週年 查爾斯王子落淚
英國9000公務員 年薪高過首相
英國首相女兒「在紙盒箱裡長大」
上任幾月體重增加 英國正副首相比賽減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