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大陸禁書 香港機場熱賣

人氣 43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法蘭克福評論報》近日發表了知名記者Bernhard Bartsch的文章《中國禁書在香港機場》。文章介紹了大陸禁書在機場書店的熱銷,顯示出即使在中共嚴厲的思想禁錮下,中國人也表達出對歷史眞相尋求和思考的熱情。

香港機場書店禁書熱銷

文章開頭寫道,地點是香港機塲的書店……書的封皮立刻落入了垃圾筒中。封皮上是一個老先生介於嘲笑和關注中間的表情。女讀者知道,過中國海關時最好不要讓檢查人員看到這圖片,盡量快速通過。圖片上的老先生是趙紫陽,前中共總書記。因為他在1989年反對中共軍隊對北京天安門廣場和平示威的學生開槍,他的名字被逐出中國的歷史書。
 
但是在香港機場書店裏他的回憶錄則是一本暢銷書。書店店員說,「顧客都是大陸來的,有很多人返回大陸前專門到我們這裡,購買大陸禁書。」
 
書店裡整個書架滿是各種大陸禁書:關於毛澤東時代的歷史書籍,文革回憶錄和當前共產黨統治的評傳等等。
 
本星期最熱門的書是《中國影帝溫家寶》,這是對中共總理的諷刺。店員作廣告似地告訴顧客,「作者余傑,在北京被軟禁。」書店也銷售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書,店員建議顧客說,「把書藏在要洗的衣服裡。」她知道,海關人員不想把手弄髒。

鮑樸談中共體制內人物想法

香港回歸中國13年後,與大陸相比仍然享較大的新聞自由,使她成爲對中共體制持不同政見者的秘密首府。在中國大陸只能私下或者只能在心裡談論的言論可以在香港公開講出,因此許多大陸遊客到香港旅遊,感受一下在民主社會裡生活的感覺。

能夠在香港閱讀禁書,部分要歸功於趙紫陽秘書鮑彤的兒子、香港出版商44歲的鮑樸,他是新世紀出版社創辦人,提供了書店裡最暢銷的一些禁書。鮑樸很願意別人將他的出版社與維基解密相比較。

「我們的優勢是身居高位的政治家的回憶錄,他們參與了重要的歷史事件,但不能公開發表談論它。如果人們知道實際情況,中共將面臨巨大的合法性危機。」
 
許多退休高官願意講出違反北京封口令的眞相。「中共不是一部統一的機器,裡面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沉默。我得到的資料比我能出版的多20倍。」鮑樸挑選其中最能震驚北京統治歷史建構的資料出版。「共產黨有它自己版本的所有事件記錄,並且希望證人在挑戰它之前死掉。」「我們要防止政府得逞。」

趙紫陽的回憶錄

2009年是天安門大屠殺20週年。同年5月,鮑樸出版了當時的共產黨總書記趙紫陽的回憶錄。

趙被軟禁後,把他的回憶保存在秘密磁帶上。他對天安門悲劇的總結是,鄧小平和李鵬造成了這場血腥屠殺。趙在書中寫道,「鄧小平在黨元老中總是強調一個觀點,即專政的實用性。他談到穩定性時,他自動談到了獨裁的手段。」趙則呼籲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趙說,「西方的議會民主制度已被證明是最有生命力的,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趙紫陽祕密錄音整理的自傳英文本《Prisoner of the State》(左)和中文版《改革歷程》(右)(攝影:文翰林)


趙紫陽在2005年去世後,知己秘密將磁帶帶出大陸,鮑樸對磁帶進行抄錄,以「國家的囚徒」爲標題出版,這是一本關於共產黨內幕的書籍。讀者多是中國的精英階層。到目前為止,該書已經售出18萬本,大多數份在機場售出,這個跡象表明,顧客來自中國大陸。此外,從網路下載和盜版黑市也發出了幾十萬本。鮑樸說,「我認為讀者很多都是體制內人,因為他們對內部消息最感興趣。」

他的父親鮑彤曾是提倡改革的趙紫陽的最親密夥伴。鮑彤因爲和趙紫陽對天安門示威者表示同情,鮑彤被判處7年徒刑,成爲因支持學生入監的最高級別幹部。鮑樸說,「直到現在我的父親還受到監視。」

鮑樸並不抱任何幻想,只靠他的書就能夠實現中國民主化。但是,香港機場穩步上升的銷售量在表明,中國人思考的程度多過中共喜歡的範圍。

相關新聞
《真實的朝鮮》怎樣成為中共禁書?
中國禁書:《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
「禁書」爆六四事件中的「國家機密」
網民掃瞄上網 趙紫陽禁書大陸迅速傳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