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間集資又崩盤 標會再成泡影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11日訊】浙江的民間集資多起崩盤,但是標會仍然再現。 標會體系不健全、不完善、沒有系統的監督, 導致有人鋌而走險。近期,浙江溫嶺一位中年婦女金素霞,因涉嫌非法集資3000餘萬元被警方刑拘。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寧海縣淮河路89弄1幢1號,鐵門緊閉,當地法院的封條依稀可辨。這是一個標會會主郭彩娣的住宅,也是她組織標會的會所。今年夏天之前,這裡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不僅在寧海,在浙江溫嶺,也有類似故事上演。金素霞,溫嶺一位中年婦女,因涉嫌非法集資3000餘萬元被警方刑拘,她也是標會的會主。

曾經轟動全國的億萬富姐吳英,涉嫌非法集資人民幣7.7億元,一審被判死刑。但吳英的背後是活躍的民間金融,這給浙江地下金融的發展敲響了警鐘。

標會體系不健全 沒有監督

標會的開標週期從以前的一個月一次發展到半個月、十天一次,最後到了每天開標一次的「日日會」;參加人員數量迅速膨脹,很多會腳拉著親朋好友一起加入標會;最大規模的有百萬元會,一次開標中標者可以拿走上千萬元現金。

浙江溫嶺的潘高(化名),今年40多歲,曾在上海開飯館,經營不善,又回到溫嶺,一直想找點事情做做。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參加了金素霞的標會。金素霞就是會主,而潘高等人是會腳。

金素霞只是一個53歲的農村婦女,她最初只想補上家裏的「窟窿」。2006年6月,金素霞組織了第一個標會,會款只有500 元,參會的都是金素霞的親友。因為能獲得「五分」或「八分」不等的高額利息,越來越多的人入會,金素霞從原來的人情會發展到「十日會」、「五日會」、「日 日會」,會款也從原來的500元發展到2萬元。

由於會員分佈在溫嶺箬橫、松門、石塘、太平等多個鄉鎮,金素霞每天奔波,應「會」,有時一天甚至要應付三四個「會」。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高額回報」的美夢中時,10月9日,金素霞突然消失了。潘高說,那天應該去開標,卻找不到會主,大家向警方報案。

10月26日,金素霞被警方抓獲。根據金素霞向警方供述,她所吸收的資金大部份用於支付標會的會錢,部份用於家庭日常開支及支付借款高息,由於資金鏈的斷裂,她選擇潛逃,於是發生了「倒會」。

潘高投入了30多萬元,如今血本無歸。不僅僅是潘高,調查人員由一份標會名單顯示,大約300多人參與了金素霞的標會,非法集資在3000萬元左右。

民間標會系統不完善 導致有人鋌而走險

甚麼是標會?標會又被稱作互助合作會,是一種在浙江、江蘇、福建等地一度流行的民間融資方式,如今演變成為非法集資的工具。

標會的發起人被稱為會頭或會主,普通會員則為會腳。一個標會啟動時,會頭召集會腳,約定本次標會的本金規模。如果標會採取每月開標一次,參與標會的總人數就是標會應該還款的總月份。比如,標會總人數是50人,還款週期就是50個月。

以最普通的千元標會、總人數是50人為例,第1個月的第1次聚會投標,按規則由會頭得標。所有會腳必須繳交1000元,會頭可得49000元,這意味著會頭享有首期無息借款的權利。

第2個月的第2次聚會投標,49個會腳競暗標,將利息寫在紙條上,然後開標,標息最高者得標。假如甲出的利息200元是最高,會頭拿出1000 元,其他48個會腳每人繳1000-200=800元,所以甲可以一次借得1000+(800×48)=39400元。此後,甲喪失投標權利,其餘每個月 甲要拿出1000元來交給下一個得標人。以此類推,最後一個人將獲得前面49人每人都必須繳的1000元,即可一次性得標49000元,標會至此結束。

會頭必須在每個月負責準時開標。對於惡意拖欠的會腳,會頭負責追繳,必要時還需墊付。因此,會頭的經濟實力以及人品,成為會腳最初參會時重點考察的兩大因素。

更可怕的是,不同標會之間逐漸形成鏈接,參與者以極少的本金迅速聚集大量資金。增值的途徑就是把在百元會裡標到的錢拿到千元會裡再標,再把千元 會裡標到的錢拿到萬元會裡標。有的標會規模在百人以上,如果某人參加了一個20人的500元標會,他標到了9500元錢(如果加上自己本應該出的500 元,就是1萬元),再去參加1萬元的標會,假如是50人的標會,最多可以標到49萬元(如果他是該標會會主,則享受49萬元無息借款,如果是會腳,則需要 支付一定利息)。在溫嶺、寧海等地,甚至出現每筆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的超級大標會,槓桿所撬動的資金可能是幾百萬元甚至幾千萬元的資金。

知情人士介紹,在一個標會裡,總是後邊中標的會腳能賺到前面中標的會腳支付的利息,這就叫做「以會養會」。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最終會導致資金鏈斷裂,從而東窗事發。

這種現象在寧海、溫嶺頗為普遍,形成了「會中會」、「會套會」。這種如網狀般的鏈接,使得標會的結構發展成為了類似金字塔狀,越向上的會頭,資金越大。資金不斷向頂端聚集,如果一環斷裂,則集體崩盤。

「一夜之間,許多會頭好像都從人間蒸發了。」標會的會頭利用短期兌現的方式,以高額回報為誘餌,等集中的資金達到一定規模後則攜款潛逃或將資金秘密轉移。

更為瘋狂的是,標會的週期出現變異,一月一次的標會變異為以15天或10天為一個週期,再到後來,逐漸演變為一天開標一次的「日日會」。

業內人士稱,「日日會」其實已是騙局」,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投資詐騙,是金字塔騙局的變體,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龐氏 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相關新聞
黑龍江鶴崗100億集資崩盤 多人自殺
山東原政協主席疑涉40億非法集資案
工總集資 變中國招商公司?
湘西集資受害者上訪遭打壓集體提出控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