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故事:錢芳標偈語示前生

史鑒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錢芳標,華亭人,父親是刑部侍郎。據說他父親求嗣艱難,於是與夫人前往寧波天童山求子。古人求子與今人有不同之處,今人似乎他想求什麼神佛就得給他什麼,人可以利用神佛的大慈大悲,而不看看自己命中有沒有,自己種沒種下命運的因果。而古人明白兒女投胎是因為兒女前世與父母結下了善緣或惡緣,兒女前世積德多,兒女今生才福大命大。古代修煉人苦修積德很多,就成了古代父母青睞的對象,設法與修煉人結下善緣。

錢芳標父母說明來意,寺中大師召集眾僧,問誰願意跟錢居士去。眾僧都不回答,只有一個很老的飯頭陀開口說願意投胎。不久錢居士果然生了兒子,取名錢鼎瑞,後來更名錢芳標。錢芳標詞藻華麗,名播江南,中康熙丙午年順天鄉試舉人,官任中書舍人(相當於內閣秘書)。然而錢芳標對仕途並不熱衷,不久請假回鄉。康熙戊午年,錢芳標又因博學宏詞被舉薦,錢芳標恰逢母喪,沒有去應徵。

一天,錢芳標正坐在書齋與客人聊天,有僧人來到門口,拿著一封信,自稱從天童山來。錢芳標啟封一看,並不驚訝,只是說:「怎麼這麼倉促。」第二天早上起來,錢芳標召集親友與之訣別,提筆寫下偈語:「來從白雲來,去從白雲去,笑至天童山,是我舊遊處。」微笑而逝。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04年春,重慶市綦江縣趕水鎮一位姓楊的、約40歲左右的農民給法輪功學員講述了發生在他們自己家的一個真實故事:
  • 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年間。距北京城幾十里外有一個村子叫瓦家店。在這個村中有一個有錢的大戶人家,人稱“錢員外”。在他們家兩里外有一個農戶人家,此人姓李,人稱:“李老二”。由於他會一些泥瓦匠的活兒,經常到錢員外家幹些零活。每次到錢員外家幹活,錢家給的工錢都不少,一來二去就和錢員外很熟。所以錢李兩家來往比較密切,錢員外稱李老二:李老弟。李老二稱錢員外:錢大哥。
  • 凡是對清朝歷史有過專門研究的人都知道:張英和他的兒子張廷玉倆人在大清康乾盛世中居官數十載,忠心輔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立下了大功,而且都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學士,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臣良相,同時也都是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
  • (shown)小時候常聽老人們講起這些,當出現什麼災難時,會說是上輩子造的孽;而當出現什麼好事時,會說是祖輩上積的德。
  • (shown)記載中的邵士梅之所以不願久當縣令,以及用自己的俸祿來無償的資助一個貧窮的老婦,這都只能用他真的記得前世以及陰間的情況來解釋。
  • (shown)鏡山寺中一個修了幾十年的僧人,就因為還有些對世間的執著沒有去盡,而沒有修成,還得在人世間輪迴。
  • (shown)後來我查了南郭寺的資料,原來這座寺院建於隋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看來此次天水之行只是重遊故地而已!
  • (shown)原來小紅憐以賣藝為生,維持著妹妹的學業,而那賈平政和小紅憐之間卻有一段糾纏不清的恩怨,而我就是那世小紅憐的妹妹。
  •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早期基督教中也存在著輪迴之說,只是因為近代基督教的變革,使基督教將其剔除。
  • 早期基督教中並不乏對於輪迴的述說。但是到了近代,基督教不僅否定輪迴,將輪迴說從《聖經》中剔除,而且有時還批評佛教的輪迴說。這大概要歸功於中世紀教會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