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故事:張英為何字敦復

莫求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

凡是對清朝歷史有過專門研究的人都知道:張英和他的兒子張廷玉倆人在大清康乾盛世中居官數十載,忠心輔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立下了大功,而且都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學士,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臣良相,同時也都是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

另外大家也都知道:中國古人除了姓名之外,還另外有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劉備,字玄德。中國人所說的「名字」一詞就是這樣來的。當然到了近代,特別是49年以後,中國人已經只取名,不取字了,也就是說現代的中國人已經是有名無字了。

而張英作為古人自然也有字,他的字是「敦復」。古人的名和字,往往都有其含義或來歷,那麼張英的字「敦復」又有何含義呢?其含義就是王敦再次轉世到張家。而王敦是誰呢?王敦是東晉初年的權臣、大將軍。西晉滅亡後,王敦輔佐司馬皇室在江東建立了東晉,後來又試圖謀篡皇位,但尚未成功就病死了。因此王敦被後人視為亂臣、梟雄。

那麼為什麼說張英是王敦轉世呢?這其中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我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據清代古籍《庸閒齋筆記》記載:在明朝末年張英還未出生前,他的父親曾做夢夢見一位金甲人對他自我介紹說:我是東晉初年的王敦,現在想要投胎當你家的兒子。因為王敦是歷史上的亂臣,所以張英的父親立刻就拒絕了他。那個自稱王敦的金甲人說道:當年天意定下晉朝要衰敗,所以我被安排作了晉朝的逆臣;現在天下即將清明,我此次來是要奉天意作良臣輔佐大聖人的。他的話一說完,張英的父親就從夢中驚醒了過來。

不久,張家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可惜不久就夭亡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張英的父親又夢見了王敦,張英的父親責罵他說:你果然是騙人的奸賊,說來卻又匆匆走了,害的我家悲傷了一場。王敦回答道:我一一觀察了與我有緣的江南各世家,發現沒有福澤超過您張家的,因此又來當您的兒子了,這次絕不再走了。不久之後,張家果然再次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張英,為紀念他父親的兩次奇夢,取字為敦復。

張英長大後,果然才氣過人,在康熙年間考中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為康乾盛世的到來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被譽為賢臣良相,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名;張英的兒子張廷玉,也於康熙年間考中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乾隆時加太保;而且張英的孫子和曾孫中也有人當大官,一個家族四代榮耀非凡,在中國歷史上實乃罕見。論起福澤來,張家真的是在江南屬第一呀,這麼說來,張英父親當年的奇夢真的應驗了。

看了這則歷史記載,我不由的感歎:晉朝的王敦竟然轉世當了清朝的張英,可見輪迴轉世真實不虛,而且王敦轉生之前,還反覆觀察各世家的福澤,可見古人說的「積德」等古話也都是有道理的。而且從某一個角度上講,王敦也好,張英也好,都是在按天意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本文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俗話說:欠債要還天經地義! 但是現在人心不古,多見的是賴債逃債的人 。法律還設有債權的年限,過了期限債務就消失了。然而,債逃了一時、逃了一世,真的就得以無債一身輕了嗎?還有的說「下輩子做牛做馬來還!」這句話背後可能有深意,而不僅僅是一句遊戲之言!
  • 北宋後期諍臣劉安世,時人稱之為「殿上虎」。他的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當時奸臣當道,蔡京將他連續貶謫,在貶所他在夢中見到了一個道士,當他見到出生的幼子時恍然領悟,道士轉生到劉家做兒子。前世的一段血債,這位北宋名臣又是怎麼償還的呢?
  • 活人兼職陰差隊長,揭祕真實的勾魂過程;為什麼有人靈魂已走,肉身卻還活著?人的壽命其實與健康無關?
  • 人畜之間會輪迴轉生,人可能造孽轉為豬身,豬受苦還業後也可能轉生為人。世上有人身帶著豬蹄的人,示現了人畜互轉生的過程。
  • 最近幾年,大陸流行穿越小說和電視劇,故事說的是某個人死後,靈魂出竅,但身體卻被幾百年或幾十年後的靈魂占據,通俗的說就是「借屍還魂」。
  • 有輪迴轉世的研究案例顯示,一名比利時女童擁有遙視(clairvoyance,又稱千里眼)這種超能力,並記得前世是藥劑師。她準確說出了前世工作的藥房所在地,而且經證實為真。
  • 有輪迴轉世的研究案例顯示,一名芬蘭男童在過世後再次轉生為前世母親的兒子,續接前緣。儘管他這一生的父親與前世不同,但他這一生的長相卻與前世相似。
  • 關於幽冥界的一手資料!人離世後到底會經歷什麼?靈魂離體時有何感受?作惡之人,念誦佛經有用嗎?
  • 輪迴轉生的故事,在古代就有,本文是轉生富少,循著前生記憶找家人的故事。他們記憶中的前生事,一一有依據。人們隨著他們的記憶指引,重現往日一切故物,慨嘆萬千。
  • 柳小二來到相國寺探查何處適合縱火,他一看到宏偉的寺廟,極為震撼,他心想:這寺廟是前朝以國力所建造,僅這大門就耗資巨大,大似木山一般,如果真被我燒毀了,再原樣重建都不可能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