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海南」:上半年蓋房 下半年拆房

人氣 70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20日訊】自去年底要建「國際旅遊島」後,不到一年,海南三亞的房價,拈帶著水泥、磚頭,嗖嗖翻倍往上漲,吸引著外地人蜂擁來此買地建房,一棟棟高樓茁壯成長,房價也在瘋漲,致使三亞執政者決定「拆房」,如今已拆掉近1/4,一個個村莊成了廢墟,建房者欲哭無淚。

據南方週末20日報導,海南,這個幾千年雜草叢生的流放地,一度為廣東母親嚇唬孩子所用,「再哭就把你扔海南島」。可現在,土地不再是泥巴,而是遍地黃金。但當市區海景房賣到均價每平米3萬元的時候,三亞的執政者們坐不住了,他們決定剷除那些瘋狂生長的「違章」建築,

2010年7月,一項命名「鐵錘」的行動出台,行動預計持續一年,拆除違章建築面積共計400萬平方米,抵得上2009年新房銷售面積的4倍。截至12月8日,三亞市已拆違78萬平方米。

或許覺得荒唐,但上半年蓋房子,下半年扒房子,這已是建設「國際旅遊島」的頭一年,三亞市的兩件大事。

北方老人蜂擁三亞

7月15日,在三亞市政府決定拆房時,田獨鎮的山營村裡,東北人正忙著蓋房子。這年房地產奇熱,一棟棟高樓茁壯成長,最高達十層。村民們靠賣地致了富,每平米少說一兩千;或者跟東北人合作,他們出地,東北人出資,修好的房子出租,四六分成。村裡六十來戶人家,地基本出讓了。

此時村裡的「土地合作」已經形成氣候。北方的老人們候鳥一樣飛來,不僅在市裡,也棲息在熱帶村子裡過冬。人們發現,許多老年的頑疾,比如風濕或者哮喘,竟然在三亞不治而癒。據三亞市養老置業諮詢中心 2009年底估算,目前每年來三亞過冬的「候鳥老人」多達二十餘萬人,僅東三省就有13萬人。

早在2006年,三亞的房產商就把「海景房」的推介會開到了哈爾濱,售價三千到一萬;而這些退休的國企工人消費低,便選擇了來農村,自己蓋房子。小產權房的誘惑力在於價格,成本不過每平米一千元左右。

村幹部尋找「土地合作」

2010年11月,哈爾濱人邱天剛把新房子的瓷磚砌好,發現他們家的外牆上被漆上一個黃色的數字。說不清甚麼時候,他所在的山營村,房子被一棟不落地編了號。違章建築得通通打掉,一點迂迴的餘地都沒有。

而蓋房源于2006年的一天,一名村幹部主動找到邱天說,買塊地蓋房子吧,我幫你找地、牽線,於是又一樁土地合作成交。

到2008年,房地產已是三亞首要財政收入,當時的三亞市長陸志遠就說,「把三亞的房子賤賣了是一種犯罪」。很快,2009年,三亞農村開始土地確權。之前,山營村人大多不清楚「土地使用證」為何物。

邱天花了四五萬,打點村幹部和鎮上的執法局,以本地村民之名往上遞交了《田獨鎮私宅建設申報表》,村小組簽字同意了,居委會也同意了,但到了規劃建設部門,手續就卡住了,再也沒辦下來,錢也沒退。

怎麼也等不來下文,倒是地皮開始飆升了,6年間地價漲了50倍。三亞出現了「地王」,一塊既不濱海也不在市中心的地皮,拍出了2.25萬每平米的價格,與北京同一量級。

2009年底,邱家的房子自顧自地開工了。也是在這年底12月31日,國務院作出正式批復,要把海南島建設成為「國際旅遊島」。

不知政府「鐵錘行動」

2010年,山營村的樓房飆著勁兒地生長。5月,邱天家的樓眼看著長到了四樓,裡面一棟山東人蓋的樓已經快要十層封頂了。

到了下半年,三亞市整治蓋樓的風聲日緊,但保密工作異常嚴實,市裡的鐵錘行動,完全拋開了村一級鄉鎮。

直到11月18日,邱天聽說了隔壁烏石村拆遷隊前後進村四次,將外地人的房子全殲,如今,整個村子活像個巨型墳場,東一堆西一堆的。

邱天想保住自己的房子。這棟五層半的樓房是老家親戚集資了兩百多萬蓋的,差不多窮盡半生了。

他找三亞市綜合執法局,無人理睬。又找到鎮上的派出所,問,這房子別拆,罰款,或者給村子當學校行不行?不行。一點轍都沒有了。

拆你沒商量

11月21日下午,有人在房子前張貼《三亞市綜合執法局行政處罰告知書》,上書「你有權進行陳述、申辯和要求舉行聽證,並請接到本告知書之日起三日內到本局提出需要陳述、申辯的事實、理由和根據……逾期視為放棄聽證權利」。21日貼的榜,落款卻是「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結局很快降臨:邱天門前那個神秘的黃色數字被刷成紅色,旁邊寫上了一個大大的「拆」字。那個晚上邱天怎麼也睡不著。

誰都沒來得及申請聽證,去了也沒人理。11月24日,天剛濛濛亮的時候,城管和警察們就進了村子。這段時間常常連軸轉。

邱天家的房子,被樹為「典型」之一,幾鏟子刨掉了。好多傢俱被鏟車砸爛,埋在屋子裡。拆遷現場周圍,村裡人和外來的拾荒者推著小車候著,蓋房子的剛把冰箱搶救出來,扭頭去搬電視,冰箱就被運走了,再也不見蹤影。外人甚至搬走了邱天家裏沒來得及安裝的便池。房子一拆就是3天。

鳳凰鎮一位年輕的所謂「執法」人員說,頻繁的行動,讓他連晚上做夢都在拆、拆、拆。他除了執行任務,亞龍灣五星級酒店的旖旎海灘與他無緣。儘管今年工資漲了兩次,將近四千,他仍舊買不起燙手的商品房。不過,最近三亞市綜合執法局在修宿舍,120平米的房子,內部售價21萬。單價1750元,比目前三亞最便宜的小產權房還便宜。

誰是贏家?

外來者感覺自己被忽悠了。村裡的三亞人歡天喜地迎來了他們,賣了地,住進了樓房,發家致富了,市裡的三亞人又忽然站出來,把房子砸爛,把他們一無所有地驅逐出境。有的老人不想再留在三亞,抹著眼淚回冰天雪地的東北去了。

夭折的小產權房還催生了一批數量不明的討薪農民工。他們遊蕩在被拆遷的村莊裡,不時上演諸如「女子爬塔吊討薪」類的新聞。水蛟村路邊臨時搭建的帳篷裡——這大概也算違章建築,一位來自湖南的中年婦女說,房東消失大半年了,她丈夫被拖欠了五萬多工資,現在夫妻雙雙連家也回不了。

至於土地很可能失而復得的本地人,看起來也不是贏家。原本嶄新落成的村莊,現在像是地震後廢棄的城,一片廢墟,一陣風就是一場沙塵暴。

相關新聞
數百人強拆小洋樓 滬拆遷戶遭非法關押
中國物價滿意度11年來最低 或觸發極端事件
嚴寒天氣擋不了訪民維權決心
國內遭強奪房產 怨民來港維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