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工日薪300元 大學生不如農民工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23日訊】北京在農民工高度緊缺的情形下,建築業稍有技術的工人工資不但每日結算,甚至一些工人的工資漲至每天300元。而對許多大學畢業生來說,因為房價不斷上漲,再加上為工作的不穩定而焦慮,養活自己幾乎都成問題,因此很多大學畢業生感覺混得沒有農民做苦工賺得錢多。產生這種現象不但突顯出國內建築業現代化程度不足,其背後更隱藏著諸多教育體制上的問題。

民工緊俏 反映建築業現代化不足

據《央廣新聞》報導,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附近的兩個緊挨著的工地,一方承諾給建築工150元日結工資的待遇,在農民工高度緊缺之下,一牆之隔的另一個工地給工人開出了160元日 結工資的更高條件,部份工人從這邊領完工資後,就翻牆跑到對面去了。

據北京一家安裝外窗的公司介紹,現在北京安裝小工的工資已經達到了每天200元,但是還是招不到足夠的人手,樓房封頂以後內部裝修的工人,工資達到每天300元,有點技術的工人都要求一天一結工資,稍不滿意第二天就不來了。

該文指出,從大方面來說,此種現象體現出建築業現代化的不足。我國建築行業總體人數相當於美國建築從業人員的4.5倍,但是年產值僅僅相當於美國的1/5,也就是說我國的建築行業還處於一種廉價、粗放的建築時代。

萬科董事長王石表示,中國建築行業的十字路口:各地建築工地勞力普遍短缺,漲工資也僱請不到適合的技工。「僅憑廉價勞動力的粗放建築時代已經結束,其結束之快,誰也沒想到。」

網友觀點:大學生Vs農民工

每天開300元工資的民工並不是民工蟻族的多數,也只是數千萬計民工中,在多年打拼中掌握了一些技術的少數,當一個工程做完後,他們還需要為找下一個工程 奔波。還有更多的可能連地下室也住不起。

對農民工非常熟悉的網友「渭河兩岸柳成蔭」認為:農民工就應該比大學生掙的多。「個人認為農民工的工資應該比本科生高,其原因是:農民工一 天工作最少14個小時,天亮上班(大約6點)天黑才下班(大約晚上9點),而且出的是牛馬力,吃的是豬狗食」,而且農民工「沒有星期天節假日、沒有勞保福利待遇、沒有三金等各種保險、失業了沒人管,有病了沒人管,傷殘了沒人管,老了沒人管……。」

網友「蕭瑟」則認為這種現象應該引起社會的深思,「農民工比大學生工資高,錯不在農民工,而在於中國現在這種教育制度和就業制度的不配套,盲目實行大學擴招和對高等教育的極度推崇,卻沒有注意到我們的大學生就業制度的遠遠滯後,綜合說來都是教育產業化帶來的後果啊,一個國 家如果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是為了賺錢,那麼還有誰來管大學生們出了校門找不找得到工作呢?」

高校文憑整體性「貶值」

從上世紀末開始,中國高等教育進入了一個高速擴張的進程。11年來,全國普通本、專科招生數從1999年的100多萬迅速飆升到2010年的64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4%達到了22% (2006年數據)以上。同一時期,中國的GDP增長不到4倍,但主導中國經濟增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的就業機會並不多。因此高校擴招的弊端逐漸顯現,高校文憑整體性「貶值」。

據統計,從2003年起,高校應屆畢業生薪酬逐年下降,2005年全國應屆畢業生的稅前平均收入為28,011 元,2006年這個數字下降為 26,758元,同比下降了4.5%;而到了2007年是24,852元,同比又下降了7.1%。

教育不公與就業不公

《平凉熱線》報導,大學生工資低?但是優秀大學或特色專業的大學生很搶手,工資相當高,那為甚麼很多人覺得大學生工資低,趕不上民工?因為「被平均」了,因此在北京民工每天300元,而大學生的「民工工資」的現象背後,掩蓋了兩大問題,一是教育公平,二 是就業公平。

因為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農村的孩子即便很努力,也很難考上好大學。據說北大現在就只有1%的農村學生。而很多就業單位招聘時候點名只要 211和985高校的畢業生。農村孩子即便從好大學畢業 ,就業時也可能在別人的「背景」裡留下自己的孤獨「背影」。

因為缺乏教育公平,使得學生找工作的難易程度、工資水平呈現兩極分化趨勢,而就業時講背景、講關係的不公更加劇了這種趨勢,由此才讓大學生感覺混得不如農民工,而升起 「幹嘛上大學」的疑問。

相關新聞
大陸求職市場 大學生與農民工爭搶飯碗
黃廣湘:驚聞農民工和大學生成為愛滋病高危人群
湖南大學生月薪預期底線八百元  不如農民工
大學生與農民工的愛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