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之書》讀後

黑白中的灰

琥珀色的月亮

人氣 4

傑姆一家人,隨著父親來到都市倫敦,擔任馬戲團裡的工匠,在這裡他認識了梅格,即使對於梅格某些行為不認同,卻還是喜歡與她為伴,心底也悄悄的萌生愛慕之情,此時的倫敦瀰漫著愛國熱,戰場不在這裡,卻波及了每個人,鄰居布萊克因為支持法國大革命,被視為激進份子,只有傑姆和梅格願意接近他們,孩子們透過布萊克學到了許多真理,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每件事,都成為了推進他們成長的每一步。

故事裡的威廉.布萊克,在歷史上真有其人,他是十八世紀英國浪漫主義畫家,詩人兼雕刻家,所以不時會在書中讀到布萊克的詩作,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布萊克、傑姆與梅格三人討論的「對立」問題。記得我國中時,也曾像傑姆一樣,對於「對立」感到疑惑,對立不一定是平行相對的,對立也是有交界處的,不是只有黑與白,這中間仍有灰色地帶,而一個人也不是只有好壞之分。

以前讀二專時,國文老師說過一件真實事件,一位青少年小混混每次都罷佔博愛座,遇到老人小孩都當沒看到,他的工作就是擔任恐嚇取財的幫派小弟。有次他與朋友去KTV,唱到一半發生了火災,此時大家都急著往外跑,只有他衝去打開每一家包廂,叫其他人快點離開,之後他也跟著跑出來,卻聽到有女生的尖叫聲,二話不說就衝進了火場去救人。試問,在火災之前是人人害怕的小混混,在火災發生時卻成了大英雄,此時該把他貼上好人還是壞人的標籤?

很多事情是一體兩面的,人與物也是如此,鄉下來的傑姆一定代表純真?每天打探別人隱私,偶爾偷東西的梅格就一定世故?一個問題、兩本著名詩作,成了整個故事的基調,時不時會看到對立的情況,作者也藉此展現歷史詩人布萊克的思想與心靈的一面,不畏懼惡勢力、堅持自己的信念,而濃濃的十八世紀倫敦氛圍,讓人讀來特別有味道,最後的結局俏皮可愛,從純真到世故,再到純真,我想世上沒有所謂的真正對立吧!

不知道布萊克是誰嗎?看看這段詩句,你就會知道了。「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e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透過一粒沙看到一個世界,在一朵花中存在著整個天際。瞬間即永恆。-─威廉.布萊克。@

相關新聞
《如果,這是天意》讀後
《阿法的二手書之戀》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