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與現代:350年歷史的英皇家學會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2月1日報導】(中央社倫敦1日法新電)位於倫敦的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建立至今已有350年歷史,奠定了現代科學基石,例如倡導以實驗證明事實、建立「同儕評鑑」(peer review)原則,乃至強調客觀的學會座右銘「勿信傳言」,都是至今現代科學遵循的研究準則。

英國皇家學會早期的知名學者,包括牛頓(IsaacNewton)、達爾文(Charles Darwin)、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波義耳 (Robert Boyle)、瓦特(James Watt)與佛萊明(Alexander Fleming)等人。

當代著名學者包括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發明人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以及超過130位的外國人士,包括48位以上的諾貝爾獎得主。

最近出版皇家學會歷史的作家布里森(BillBryson)表示,這些人的頭腦「經由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改變了世界」。

他說,皇家學會的最大成就,就是激發創意,並為追求更完美,不管階級、財富和國籍,將全世界最好的頭腦集中在一起。

布里森說:「身為學會的一份子,就是一項卓越成就。」他說:「皇家學會不僅是一所最受人敬重的學會,也是一所最完美的俱樂部。」

學會在1660年成立之初,一群學者在著名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主張有計劃、有系統的研究自然世界激勵下,成立了「一所倡導物理數學實驗知識的學院」。

儘管在一切以智識為基本的今日文化時代,皇家學會的成立構想,並不能被視為是一種革命性的運動,但當時仍是一個充斥迷信的黑暗混沌時代。

就在學會成立之前不到20年的時候,英格蘭才通過一項允許處死女巫的法令。當時醫師也相信割開一個人的靜脈放血,可以使人體的四種「體液」達到平衡。當時深信人體是由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四種液體組成。(譯者:中央社郭傳信)

相關新聞
早餐可能決定小孩的性別?
一些你不知道的左撇子知識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科技公司各出奇招
前皇家學會會長:演出把我帶入另一個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