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奇峰突起說認罪

五嶽散人五嶽散人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新京報》上沒有發出來的「一週人物」,放在這裡吧。

重慶打黑的劇目百轉千回,主幹劇情雖未審結大致已有定論,而支線劇情則更為牽動人心,是為辯護律師李莊一案。前些時候輿論蜂起,一審之時雙方抗辯之間的精彩表現大概是足夠載入中國司法的史冊了。而二審一致,劇情則急轉直下,以李莊7次聲明有罪但不放棄上訴而告一段落。奇崛峭拔之處,不讓美國法庭肥皂劇。

但李莊二審法庭上的發言比之美國肥皂劇來說,台詞的耐人尋味程度恐怕還是更勝一籌。李莊言曰:「刑辯律師比其他律師更要講政治掛帥,識大體、顧大局,從思想上,覺悟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今後我要努力學習,徹底訣別過去。」此言似嘲似諷、皮裡陽秋,其中大有可探究之處。

正如在他同一篇認罪台詞中所說,「刑訴法規定,罪行法定,這是司法原則」,而刑辯律師所做的事情正是要通過他們的努力,使得「罪刑法定」的司法原則落到實處。我們知道,在現代法制觀念當中,律師與法官的頭上只有一物可以超於其他而存在,那就是法律。而「政治掛帥」之類的言辭,也早就消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些年來,我們的社會所要擺脫的某些詞彙中,該詞應該在前十名之內。重提舊話,未免有舊瓶新酒的隱喻在其內。

而這個「徹底訣別過去」的表述在這舊話重提的語境之下,難免有法制向後轉的意思在其中了。

對照李莊在庭上其他認罪的言辭不難看出,該人還是有一口悶氣在的。不論是指責曾經的客戶「背信棄義」,還是前後矛盾、話裡有話的認罪表態,都說明其中自有隱情。但這個隱情正如連續劇當中的伏線,能夠讓人有所感覺、但無法具體抓住其馬腳。

無法抓住的劇情是不可言說的,相信很多年之後我們還會回想這個案例,說不定到那個時候還能堂而皇之的寫出一個真正的劇本。但那劇本比之今日正在上演的劇目,說不定具有著更高的真實性。

與平日相反,此時倒不妨用一段名言送李莊以及其他人,那是美國總統林肯曾經說過的話:你可以欺騙一些人於永久,你可以欺騙所有人於一時,但你不可能欺騙所有人於永久。這句話在人類的歷史上還從未錯過。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 : 公款購車引發的數字聯想
五嶽散人:來看看李莊案這場「秀」
五嶽散人:公務員一元就餐制的中國式經濟學
五嶽散人:合法死亡與依法搶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