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最大的祭孔廟宇——曲阜孔廟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27
【字號】    
   標籤: tags: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的魯國人。由於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在中國古代被尊稱為「萬世師表」和「至聖先師」。後人為了表達對孔子的尊敬,在各地建了很多孔廟,作為奉祀孔子的廟宇,而孔子故鄉山東曲阜孔廟則是規模最大、時代最早的一座,與孔府、孔林並稱「三孔」。

曲阜孔廟在孔子去世後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8年建成,以後歷朝歷代對孔子不斷追諡加封,同時對孔廟進行擴建或重建,始成現在的規模。孔廟按皇家宮室的規格而建,中軸線有九進院落,前有櫺星門、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御碑亭,從大成門起分三路,中路有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聖跡殿,是祭祀孔子及先賢的地方,東路為孔子故居,西路有祭祀孔子父母的啟聖王殿等。共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所,古樹1,200餘株,以及歷代碑刻2,000餘塊,佈局嚴謹,氣勢甚為雄偉壯麗。

「金聲玉振」坊是進入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金聲是擊鐘的聲音,表示奏樂之始;玉振是擊磬的聲音,表示奏樂之終,用以象徵孔子思想集古聖先賢之大成。櫺星門是孔廟的大門,櫺星是天上的文星,以此命名為表達對孔子的尊崇;太和元氣坊和至聖廟坊在櫺星門內,建於明初。

聖時門是第二道們,取孟子讚頌孔子為「聖之時者也」之意,在清代被雍正皇帝欽定為孔廟正門,碧瓦歇山頂,深紅的牆皮,杏黃的牆裏,門內古柏森森,深邃莫測。第三道門是「弘道門」,是明洪武十年時孔廟的大門,清雍正七年據《論語》「人能弘道」欽定命名,以讚頌孔子闡發了堯舜禹湯和文武周公之道。

奎文閣始建於宋天禧二年,原名藏書樓,是孔廟的主體建築之一。奎為星名,主文章,古人稱奎星為文官之首。奎文閣黃瓦歇山頂,三重飛簷,四層斗栱。閣內原藏歷代帝王賜書、墨跡,也是皇帝駕臨孔廟祭孔預習典禮之處。閣前廊下有石碑二幢,東為「奎文閣賦」,是明代詩人李東陽撰文,書法家喬宗書寫;西為「奎文閣重置書籍記」。

杏壇相傳是孔子講學的地方,位於大成殿前甬道正中。宋天禧二年,孔廟正殿後移擴建,以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金代始於壇上建亭。亭為十字結脊,四面歇山,黃色琉璃瓦,內頂有雕龍藻井,絢麗多彩。壇側幾株杏樹,每當初春時節,紅花搖拽,嫵媚動人。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高24.8米,闊45.78米,深24.89米,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孔子一生整理了《詩》、《書》、《禮》、《樂》、《易》和《春秋》等著作,為中華文化奠定了基礎,為後世歷代傳頌。特別是孔子《論語》一書,對中國人立身處世有深遠的影響。

大成殿重簷九脊,黃瓦飛甍,迴廊環繞,與故宮太和殿、岱廟宋天貺殿並稱為東方三大殿。大殿重簷飛翹,斗栱交錯,雕樑畫棟,十分氣派。四周廊下環立28根雕龍石柱,均以整石刻成。

孔子塑像位於大成殿內正中,坐高3.35米,頭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鎮圭,一如古代天子禮制。兩側為四配,東位西向的是復聖顏回和述聖孔伋,西位東向的是宗聖曾參和亞聖孟軻。再外為十二哲,皆為孔子門徒。四配十二哲均頭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執躬圭,一如古代上公禮制。殿內正中懸掛康熙皇帝題書的「萬世師表」和光緒皇帝題書的「斯文在茲」匾額,南面是乾隆皇帝題書的「時中立極」等匾額,門外正中是雍正題書「生民未有」匾額,皆雕龍貼金,精美華麗。

孔廟內的歷代碑刻僅次於西安碑林,特別是御碑很多,這是由於歷代皇帝來孔廟祭孔留下的,大成門前的十三碑亭內共有御碑50多座。

孔子一生「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終其一生倡導和發展的儒家學說,對中國社會的哲學、文學、藝術、教育、史學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作為中國人的指導思想逾兩千餘年;同時,儒家學說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甚至波及到東亞乃至全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鄭國渠雖是人工鑿成,卻遵循著自然規則,引涇水入洛河,歷時兩千年,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 京杭大運河也稱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深深的影響了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
  • 諸葛八卦村由諸葛亮二十七世孫諸葛大獅於元代中後期營建以來, 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雖歲月遷移,人事代謝,迄今總體格局未有巨變,堪稱中國古建築史上一大奇觀.................
  • 邗溝是聯繫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又名渠水、韓江、中綠水、山陽瀆、淮揚運河、裡運河...........
  • 「坎兒」即井穴,它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 芍陂——淮河流域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豐塘,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
  • 古人言:「治水之巧妙,莫如靈渠者」。靈渠整個工程由鏵咀、大小天平(分水壩)、南北渠、秦堤、洩水天平(洩水壩)、陡門(船闡)等部分組成。
  • 千年古建築南安陂有三大特點:選址適當、設計合理、結構完整,整體性強。
  • 書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由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積聚大量圖書,伴著朗朗書聲與淡淡墨香,書院成為歷代大儒學者們的講經論道之所,文人學士們的嚮往之地。
  • 在湖南長沙岳麓山的清風峽入口處,矗立著一座古老的書院,它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自唐末五代創辦以來,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今,滄桑千年,弦歌不絕, 故世稱「千年學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