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孝敬父母成仙人

陸文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明代有個叫張文僖的人,他年輕時,有一次北上參加科舉考試,遇到一位頭戴青巾、衣著樸素的道士一同搭船。船上的人都怠慢那道士,看不起他。張文僖對他卻非常敬重,很有禮貌。

有一天,張文僖讀科舉考試的示範文,道士問道:「您為什麼總是手拿這一本書,看來看去不放呢?」張文僖說:「書必須反覆溫習,才能記熟。」

道士說:「書看一眼就可以了,哪裡用得著反覆溫讀呢?」張文僖說:「您讀書能這樣嗎?」道士說:「能。」張文僖就把書交給他,道士看了一眼,就能背誦下來了。

張文僖心裡想,這道士年輕時,一定讀過這篇科舉考試的範文,現在才能夠表現自己記性好。於是,又抽出一本《洪武正韻》,為難他說:「這部書,您也能一看就記下來嗎?」道士說:「這部書難,必須看兩遍,才記得下來。」於是他就看了兩遍,又背誦出來了。

這麼一來,張文僖知道他是一個奇異的人了,得到機會時,就詢問他關於自己未來的事情。

道士說:「您有三件大事。其中第一件事,是考上狀元;第二件事,是買饒正己的房子;第三件事,是在滕王閣飲酒三天。」

張文僖問道:「其中第一、二件事,我能理解。但第三件事,是為什麼呢?」道士說:「再過一些時間,你到那時,自然就會知道了。」

張文僖又詢問他的姓名,道士說:「我叫徐慧,字子奇。《忠孝經》裡有我的名字。」說完,告辭走了。從此以後,再也沒見到他。

後來,張文僖果然考中了狀元,在翰林春坊裡作官。

張文僖為官正直。後來因為彈劾大學士劉吉的奸邪行為,沒有成功,反而被劉吉打擊報復,貶官到南京作工部員外郎。他順路經過南昌時,當時兩院和三司的各位官員,都仰慕他剛直的名聲,於是在滕王閣中準備了酒席,款待了他三天。

在這期間,他乘機抽空遊覽了鐵柱觀。道觀中的一個人,正在讀《忠孝經》,張文僖借來翻閱,見到道士所說的徐子奇這個人,原來是晉代的仙人。《忠孝經》裡詳細敘述了徐子奇是一位孝子,孝敬父母,死後成了神仙的事跡,十分動人。

張文僖後來,果然買下並居住在饒正己的故居。

張文僖一生中的三件大事,都被徐道人早年的預言,一一說中了。

張文僖從徐道人因為純孝而成神仙的經歷中,領悟到「人生至孝,實在重要」的道理。

正是:

人生在世孝為先,

孝敬父母能成仙!

可憐世上不孝子,

枉得人身路走偏!◇

(事據明代朱國楨《湧幢小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朝監察御史李畬的母親,為人清白正派,對於事理,有深刻的見識,對兒子的教育和管束,也十分嚴格。即便兒子已經當上高官,要求也是一絲不苟,公私分明。
  • 東漢有個叫陳寔(音「時」)的人,他不但喜歡讀書,而且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因此鄰居們都非常敬重他。陳寔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他對兒孫的要求也很嚴格。陳寔常常抓住各種機會教育他的孩子。因為陳寔教育孩子的方法好,所以孩子也都很願意聽陳寔的話。
  • 「現在國中的品德教育較弱一些,透過神韻藝術團的演出,能歸正人心。鼓勵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都能來感受這麼棒的演出。」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現任嘉義北興國中校長洪克遜,2010年3月28日下午,在嘉義藝術中心觀賞神韻第三場演出後,愉快地分享心得。
  • 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和堅韌不屈的精神,任何事就無法做到持之以恆。然而,做事成敗的關鍵卻在於能否堅持到底,3分鐘的熱度必將導致半途而廢,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能走向最後的成功。
  • 品格教育就是教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品格,能對社會、對國家有良好的互動和回饋,祐德高中在這方面做得相當成功,讓家長驕傲的是學校生活教育與品德教育的良好示範作用,在品格教育推動上有很多值得自豪的所在。該校創辦人張瑟音非常肯定胡校長的辦學精神也期許整個教育團隊為祐德高中創造辦學高峰。
  • 《細語人生》主持人宇欣在臺灣一所公立學校採訪了郁青老師。郁青老師在其班級裡採用的品德教育方式效果明顯,受到學生、家長、學校其他老師的讚許。
  • 國際獅子會300-D2區紮根品德教育於校園,捐贈《小乾坤》與《悠遊字在》兩套動畫教材挹注高屏兩地國小,及推動國中讀報教育,並辦理圖文創作、書法比賽、讀報及影片製作等四項藝文競賽,15日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舉辦成果展暨頒獎典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