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銀行去年5萬億涉房貸 助房價暴漲

【大紀元4月22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正當中國當局接連出臺樓市政策欲控制房價、地價暴漲,中國房地產市場似乎風聲鶴唳之時,中國人民銀行於4月20日公佈了今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個人房貸大增。而截止到4月20日,中國12家上市銀行公佈的年報顯示,在2009年,這12家銀行共有超過5萬億元信貸資金大舉進入房地產市場,其中3.6萬億屬於個人房貸。新地王不斷,買房如買大白菜就不難理解了。

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今年第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報告顯示,金融機構一季度房地產貸款增加了8,45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3%,占當期貸款總的34%。其中,個人購房貸款新增5,227億元,季末餘額同比增長53.4%;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3,207億元,季末餘額同比增長31.1%。

「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數據充分說明,第一季房價高漲的背後,信貸資金推動因素明顯。

12家上市銀行去年5萬億涉房貸

今年第一季度銀行信貸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產市場並非突然的舉動,不過是承襲去年大規模的房貸行為,並更甚於去年而已。根據截止到4月20日已披露年報的12家上市銀行的財務報表,截至2009年末,這12家上市銀行(未包括中信和北京銀行)的貸款總額為22萬億元,其中涉房貸款超過5萬億,成為銀行重要的一塊「蛋糕」。

年報統計顯示,包括房地產企業貸款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在內,這12家銀行的涉房貸款總額達到5.28萬億元,佔其銀行貸款總額的24.27%。其中,對房地產行業的公司貸款為1.66萬億元,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為3.62萬億元。

廣州日報報導,在這超過5萬億元的房貸中,三個國有大型銀行的涉房貸款數量超過七成,且貸款金額均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工行發放的貸款最多,累計涉房貸款為1.3萬億元,其中個人房貸8,742億元。

寬鬆貨幣政策的受益者

中國去年以來的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最大受益者之一無疑包括房地產產業。中國國家統計局不久前公佈數據稱,2009年中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6萬億元,其中,國內貸款1.2萬億元,增長48.5%,這部份資金大部份來源為銀行。

這種情況延續到今年第一季。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也顯示,第一季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房貸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31.1%和53.4%。

如果說,在地方政府、開發商乃至央企以及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的合力推動下,新地王頻現,那麼,個人房貸除了對那些真正需要購房的人有切身幫助以外,其中又有多少個人房貸進入了房產市場投機者的腰包呢?房價一度就像股市般飆漲,顯然這遠非貸款購房自住的人所能為。

針對房價持續暴漲,民怨沸騰,中國當局出臺了系列欲抑制房價的政策,今年初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將房地產企業上市融資和土地儲備情況掛鉤。日前又要求對惜售、土地閒置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商,暫停批准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商業銀行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並提出「二套房貸款頭期款至少5成、利率至少1.1倍」等政策。在房價、地價已經持續暴漲之後,出臺這系列政策給發高燒的房地產市場降降溫不會沒有效果,但房價要降到什麼程度,那恐怕就不是普通中國人對房屋的有效需求所能影響得了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央行放寬貨幣政策  美元兌日圓走穩
地王推房價 北京六環每平方破萬元
【新紀元】梁珍:囤地開打?李澤楷與央企遭遇大不同
50億打造「鬼城」 中國房地產崩盤預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