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學者:最低工資時薪標準約 33元

標籤:

【大紀元4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香港報道)香港自由黨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由早前提出「最低工資時薪20元」言論遭受全城炮轟後,22日又公佈最低工資不多於24元論調,離民間時薪33元要求差距很多。有學者、議員認為,以綜援金作基準,最低工資時薪標準應設於33元左右,是一個最低、最起碼的生活要求。民主黨狄志遠認為,打工仔所做的都不能達至基本生活需要時,其實這個社會是很悲哀的。

2004年,社會服務聯會委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黃洪,做了一個詳細的研究。黃洪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最初是制定一個綜援的標準金額,這個標準金額政府在1996年時就訂了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要符合最低基本需要;另一個原則是相對最低5%收入住戶的開支水準。政府在96年曾作過一次研究。」他認為應對香港不同類型家庭的開支做一個研究報告,包括成人、長者及小孩,無論他們有無讀書和工作。

黃洪說:「過去很多年了,我們一直都要求政府應再做多一次。因為很多消費模式都不同了,但政府說,原則就不變,做就不做了。政府不做,唯有我民間做。當時的目的就是看綜援的,綜援的金額是一個最低、最起碼的生活標準。所以將這個標準推算出整個最低工資水準大約是多少。」

最低工資水準分析

該研究以3人家庭為標準,「工作的成人需要的錢最多,04年的標準是3,080元,如果一個小孩要讀書的話,大約每個月需要2,804多元。因為這樣計算,3人家庭基本需要9,004元。用當年的標準,3.1個人,香港的平均人數是這樣的,總共有1.67個人出去工作,將9,000元除1.67,其實剛好是約5,400元,就是每個人出來工作要賺5,400左右。26日計,每一日工作8小時的話,時薪應該是30元。」

黃洪的分析顯示,最低工資水準與民間要求33元正好相同:「如果3人家庭都不工作或是長者,3人家庭大約是2,800元水準,但工作的是3,000元,多200元。這幾年社會物價指數大約上升到10%左右,剛好33元。」

民主黨的狄志遠亦在電台上說:「黃洪原本做這個研究室,是為綜援制定計數服務的,綜援的概念是最基本的消費,生活最基本的保障。而他的計數基本有一定的說服力,很清楚計算衣食住行,人口就業情況,家庭需要如何等,是一種基本的需要。」

打工不能達生活支出是悲哀

他認為,打工所做的都不能達至基本生活的需要時,其實這個社會是很悲哀的。「講甚麼經濟發展、經濟成就怎樣等等,基層的人士、打工的人維持家庭的基本消費、生活保障都做不到,其實這個相當的可悲。所以我們用一個最保守、最基本保障。」他認為黃洪的30元值得參考。

從一個社會的角度看,而非個人利益考慮。「為甚麼要設立一個最低工資保障,假設香港經濟不斷發展,社會有進益的,應該是整個社會市民共用的。香港已經貧富懸殊很極端了。這是一個基本生活保障的訴求。」

對於張宇人24元言論,社福界的張國柱說:「作為商家有錢賺一定會做下去。問題是30元是否真的沒錢賺。看他訂24元這個數,其實他是搜集現時的人工作一個調解、平衡點,得出24元。但黃洪是搜集一些每天生活一定要支出的基本數據,兩個已經是不同的出發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提高最低工資 深圳恐現企業倒閉潮
職工盟倡最低工資最少30元
港人遊行爭35元最低時薪
解決缺工 廣東上調最低工資2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