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中 九州腹地——古都洛陽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古稱豫州,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因它居天下之中, 易守難攻,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起,歷史上先後有13個朝代在洛陽建都,歷時15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古都。在隋唐盛世,洛陽人口有百萬之眾,繁榮一時。

悠久的歷史留給洛陽光彩奪目的文化遺產,使其有著深厚的古文化底蘊。以「河圖洛書」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為「人文之祖」。古代科技、教育、文學、歷史等眾多矚目的成就,都是在洛陽取得的,如地動儀、渾天儀、候風儀發明於洛陽;《道德經》、《漢書》、《資治通鑒》在洛陽修撰,魏晉文學在洛陽興盛。

因此,洛陽城擁有大量的都城遺址、寺廟、石窟、墓葬碑碣等歷史古蹟,其中沿洛河排列的夏、商、周、漢魏、隋唐五大都城遺址舉世罕見,被譽為「五都薈洛」;龍門石窟是歷史上三大石刻藝術之一;白馬寺是佛教傳人中國後官方興建的第一座寺院。

古代王陵彙集之地

歷史上先後有13個朝代在洛陽建都,他們在洛陽留下眾多的古代陵墓,其中具有兩千多年的漢光武帝陵獨具風采。

漢光武帝陵,俗稱漢陵,即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墓,位於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西南,南依邙山,北臨黃河,近山傍水,蓊蔚肅穆。陵墓分陵園、光武祠兩部份,最為獨特的是園內有隋唐時種植的一千四百多株古柏,使得整個陵園鬱鬱蒼蒼,肅穆壯觀,每當清明時分,晨光初現,古柏枝間輕煙繚繞,狀若浮雲,稱「漢陵曉煙」景觀。

此外,東周王陵,蘇秦墓,東漢三皇陵,魏文帝首陽陵,西晉皇陵,唐僧墓等古代陵墓皆分散在洛陽城鄉各處。

四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

龍門位於洛陽市南13公里處的伊水河畔。這裡兩山對峙伊水中流,狀若門闕,因而古稱「伊闕」。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後歷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明諸朝,現存伊河兩岸山崖峭壁間的兩千餘座窟龕和十萬餘尊造像,多數為北魏和盛唐兩個時期的雕刻作品。

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是奉先寺,中間那尊巨大的盧捨那佛像,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賓陽洞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歷時24年,洞內有11尊大佛像。

「釋源祖庭」白馬寺

白馬寺坐落於洛陽市東十二公里處,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東土後,由官方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釋源」、「祖庭」之稱。

當年天竺高僧攝摩騰與竺法蘭以白馬馱佛經、佛像來洛陽,白馬寺因而得名。寺內綠樹紅牆,梵殿寶塔,松柏凝翠,十分肅穆幽靜。 明代重建的大佛殿為寺內主殿,供釋迦牟尼佛像,為 明代泥塑,佛像左側坐文殊菩薩,站者為迦葉,右側坐普賢菩薩,站者為阿難。

洛陽牡丹甲天下

洛陽牡丹,始植於隋,興於唐,至宋代甲於天下,迄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洛陽園囿,數以百計,或鳳閣龍樓,上連霄漢;或剔透玲瓏,吒紫嫣紅。洛陽牡丹花朵碩大,花容端莊,且品種繁多,可謂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宋代詩人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一文中寫道:「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宋代邵雍詩云:「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無涯。」可見自古洛陽人有喜愛花卉的習俗,每年穀雨前後,洛陽城是「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花海人潮,流光溢彩,萬人空巷,蔚為壯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鄭國渠雖是人工鑿成,卻遵循著自然規則,引涇水入洛河,歷時兩千年,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 京杭大運河也稱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深深的影響了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
  • 諸葛八卦村由諸葛亮二十七世孫諸葛大獅於元代中後期營建以來, 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雖歲月遷移,人事代謝,迄今總體格局未有巨變,堪稱中國古建築史上一大奇觀.................
  • 邗溝是聯繫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又名渠水、韓江、中綠水、山陽瀆、淮揚運河、裡運河...........
  • 「坎兒」即井穴,它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 芍陂——淮河流域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豐塘,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
  • 古人言:「治水之巧妙,莫如靈渠者」。靈渠整個工程由鏵咀、大小天平(分水壩)、南北渠、秦堤、洩水天平(洩水壩)、陡門(船闡)等部分組成。
  • 千年古建築南安陂有三大特點:選址適當、設計合理、結構完整,整體性強。
  • 琊山位於安徽東部,古稱摩陀嶺,相傳西晉時琅琊王司馬佩率兵伐吳駐蹕於此,故名「琅琊山」。琅琊山不是很高,但景色淡雅俊秀,山中溝壑幽深,林木蔥鬱,鳥語花香,且文化淵源久遠。
  • 書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由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積聚大量圖書,伴著朗朗書聲與淡淡墨香,書院成為歷代大儒學者們的講經論道之所,文人學士們的嚮往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