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TA集團並購香港EuAuto集團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5月27日訊】美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商GTA集團最近正式宣佈,並購香港首家研發及製造電動車的EuAuto集團,計劃在美國開拓生產線,目標是年產2萬部售價約13,000美元的電動車,並為美國創造300個「綠領」就業職位。集團並計劃開拓中國電動車市場。

香港第一家研發及生產環保電動車「mycar」的EuAuto集團,獲得美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商GTA集團的賞識,投資巨額併購,讓EuAuto成為GTA旗下的全資公司,計劃在美國開拓電動車mycar生產線,最快明年在美國公開發售,並計劃明年底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集資。

*香港研發電動車進軍美國市場*

據美國之音2010年 5月 26日報導,EuAuto集團主席孫國華表示,將會保留目前在東莞的mycar生產線,大約年產1至2千部mycar,主要供應歐洲市場需求,將來再視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需求,可能在其他中國城市興建新廠房。

孫國華表示,合併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擴大資本額,令mycar在短期內可以達到大量生產的目標,估計美國的生產線今年年底可以投產,年產量約1至2萬部,因應美國市場需求而定。相比在中國生產,孫國華說,將來在美國生產的電動車,在美國市場銷售就可以減低運輸成本。

孫國華說:“可能在美國製造美國政府會有資助,變成很有競爭力,因為是美國本土製造,但是當然工資比大陸貴很多。”

*美國生產銷售零售價略高*

估計在美國生產的mycar美國市場零售價約13,000美元一部,比目前中國生產,香港市場出售的零售價高出數百美元。孫國華表示,集團估計將來美國市場的零售價雖然略高,但是美國消費者應該會歡迎本土生產的電動車。

2003年,EuAuto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研發mycar電動車,是第一部由香港人研發,在中國大陸生產的環保電動車。孫國華說,這個成功例子可以作為香港工業界的示範,證明香港的工業不只是局限於製衣、電子、玩具等輕工業範疇。

*香港工業界的示範*

孫國華說:“2003年的時候,其實總共的投入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可能回報已經不錯,也沒有那麼頭痛、辛苦。但是造車我由第一日告訴自己,這是很大的挑戰,我告訴我所有的朋友、家人我要造車,有些人會問你造玩具?不是,那一定是搖控,不是,也不是手推車,是可以載人的車。所以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但是我希望可以示範我們香港人一個所謂堅毅的精神。”

2009年10月23日mycar正式在香港推出,孫國華表示,直至目前市場反應並不理想。香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最近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全香港目前有34輛電動的私家車在路面行駛,估計至今年年中,全香港會有62個地點設有電動車充電站。

孫國華表示,mycar在香港市場反應差,主要是由於充電站數量不足,很多住宅停車場都沒有設置充電設備,加上香港特區政府限制mycar只可以在時速70公里以下的路面行駛,由於限制太多,令很多香港消費者卻步。

*進軍大陸市場要降低零售價*

孫國華繼續說,mycar將來有潛力進軍中國大陸市場,但是零售價是主要著眼點。

孫國華說:“我看到的是,如果mycar可以取得大批量生產的技術,今年年底我們會在美國將批量生產提升,與此同時我們可以減低成本,所以中國市場我覺得會在價錢上很斟酌,所以這方面要有突破,可能要等等。”

這次併購計劃是在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的貿易代表團訪問香港期間宣佈,GTA集團主席Terence Richard McAuliffe在香港出席並購簽約儀式表示,並購對美國和香港是雙贏,集團使用香港研發的科技,mycar在美國生產,可以創造300個「綠領」就業職位。

*綠領職位或成未來主流*

McAuliffe表示,「綠領」是由綠色能源以及低碳工業帶動的就業職位,估計未來最流行的工種不是傳統的「白領」和「藍領」,而是「綠領」人員。

他說:“因為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不會間斷,可以看到中國和美國民眾對能源的需求都不斷上升,能源工業的需求是每日都在增加,所以人們應該及早投入綠色能源相關的工作崗位,因為這方面的需求不會間斷。”

目前在東莞生產的mycar是雙座位、最高行車時速約64公里,充電後平均可以行駛80至110公里的小型社區電動車(Neighborhood Electric Vehicle),主要銷售市場是歐洲。

McAuliffe表示,美國消費者可以購買這類小型電動車在社區內使用,作為家庭的第二部車,另外辦公室與住所相距不遠的家庭應該也會有興趣購買。McAuliffe說,美國聯邦政府提供優惠政策,購買環保電動車或者節能家庭電器的消費者,可以獲得聯邦政府的退稅。

對於環保電動車在美國的市場前景,McAuliffe表示,最大的問題是汽車生產商要提供價錢可以負擔,而性能可靠的車種。

McAuliffe說:“美國市場已經有銷售電動車,但我相信mycar是第一部價錢可以負擔,而性能可靠的車種。這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我們認為開啟這個市場充滿挑戰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遊紅毛城 可坐電動車囉
Tesla與豐田合作在加州生產電動車
豐田入股電動車廠Tesla
豐田與美國特斯拉合作 研發電動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