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億造「半拉」新城 內蒙古貧縣建「爛尾樓」

人氣 6

【大紀元5月6日訊】一個財力只有3000多萬元的貧困縣,計劃斥資60多億元建新城;一場歷時十年的造新城運動,結果是留下了一堆「爛尾樓」,這一鬧劇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

領導一句話決定造新城

據大陸媒體報導,清水河縣副縣長韓宇說,早在1998年,一名上級領導到清水河縣考察工作,認為這裡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妨礙經濟發展,不如選一個地理位置稍微好點兒的地方建新區。於是,清水河縣領導開始考慮造一新城,但是佔地問題沒有解決,只能作罷。

2001年至2002年間,上級領導又到清水河縣考察,再次提出了建新區的設想。造新城運動自此拉開序幕。
新區選在荒山上。清水河縣城新區距離舊城26公里,佔地5平方公里。從1998年打算遷址到2008年放棄搬遷,耗費了十年時間。

從新區建設投資估算表上看到,項目總投資611,272.89萬元,其中建設期利息支出1.2億元,就算全縣人民不吃不喝,要4年才能還清這筆利息。 由於資金無法到位,財力難以支撐,新區建設和搬遷工程於2008年擱淺。

據初步統計,新區建設花費了上億元投資,由於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手續,這座「半拉子」新城,只能以「違規建築」名義矗立在荒山之上。

當地一些幹部和群眾認為,新區建設脫離實際,因為清水河縣在內蒙古是出了名的貧困山區,對外招商引資有難度;況且將全部財力用於建設新區,其他的民生開支怎麼辦?

當地一名幹部表示,新區建設本來就是某些領導「拍腦袋」的結果,缺乏可行性調查研究。他說:「由於我們縣窮,引不起上級領導的重視,於是就想迎合上級領導的意思做事。」

清水河縣不少群眾希望有人來收拾殘局,但由於已經換了幾屆領導,誰來承擔責任似乎成了「死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水保工程逾半乙等  環團批豆腐渣
周安娜:為了我們的孩子
青海地震能否讓更多的人活下來?(3)
譚作人案將二審 律師要李鵬出庭作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