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 六成近視約二成肥胖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綜合報道)六一前夕,北京多所學校體育教師和專家表示:「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已經到了『危難的時刻』」。有專家稱,與身體素質一致,孩子們的心理狀況也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家長學校及社會的多方原因,現在的孩子已被逐步「玻璃化」了。

肥胖青少年一成脂肪肝

據《新京報》報導,近六成的近視(即視力不良)率、近兩成的肥胖檢出率,肥胖兒中10%患有脂肪肝。這是北京市中小學生的健康狀況數據,來源於北京市政府首次發佈「市民健康狀況白皮書」。在過去10年間,北京市7至18歲男、女學生身高的平均增長幅度,遠低於胸圍和體重的增長幅度。

2008至2009學年度,中小學生肥胖檢出率為19.51%,比2007-2008學年度上升了1.2個百分點。另外一份抽樣調查則顯示,全市有10%的2-18歲兒童青少年屬於肥胖,而在這些肥胖兒中10%已被發現患有脂肪肝。

醫學稱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顯超重與脂肪層過厚,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由於食物攝入過多或機體代謝的改變而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長並引起人體病理、生理改變或潛伏。

醫學專家指出肥胖對人體的危害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肥胖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肥胖影響內分泌系統的功能;肥胖增加癌症發生的危險性;此外還有關節軟組織損傷、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礙等。

青少年精神健康堪憂

2008至2009學年度的普查顯示,高一年級學生視力不良率為78.36%,高三學生則達到82.12%。

「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占兒童精神科門診比例的第一位,達到60%以上。」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組主任委員鄭毅稱,兒童青少年的精神衛生狀況令人堪憂。

報導稱,孩子們身體健康狀況堪憂,段佳麗認為與孩子課業學業負擔重,體力活動缺乏,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均衡均有關係。上幼兒園前就要認字、看書、背詩,開始學習,對於北京兒童早已是「平常事」。十七八歲仍不會自己做飯、洗衣服,甚至讓媽媽給自己洗澡,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作業佔據課餘時間

10歲的小奇(化名),在史家小學讀四年級。他稱學校有很多的限制。課間休息,老師不許他們打鬧,不建議進行猛烈的活動,「就是讓我們聊聊天、上廁所、喝水。」所以,課間的時候,小奇只能進行一些扔絨毛包、跳繩之類的簡單活動。

小奇說,學校有足球場、籃球場,都是塑膠跑道。但是,體育課上一般只玩遊戲,小奇說,只有表現好,體育老師才讓他們去打籃球。而單雙槓更是有老師的特別交代「不能去玩」,因為那很危險,除非有老師看護。平時,單雙槓附近也有老師照看。

每天,小奇的班裡會有一個小隊負責打掃衛生。拖地、擦窗台、掃地等,12個同學負責的衛生區域只有教室裡的過道。教室窗戶、校園裡的草坪、操場等區域,學校都聘請了保潔員來完成。

放學後,小奇乘坐學校班車回家。小奇說,即使從校門口到車站的距離很近,媽媽仍會對她千叮嚀萬囑咐;班車上,有負責維護秩序的看護阿姨,她不讓孩子們說話;班車開到自家小區門口,小奇的媽媽一定會站在車站迎接。但小奇說,放學時間,校門口總是擠著很多自行車、電動車、小汽車,不少接孩子的家長都互相認識了。

回到家,保姆已經做好飯,只等他吃。小奇的飯後時間基本被學校的作業、課外習題佔據,「我沒有時間玩。」家務事他也不用做,衣服都由媽媽來洗。

有專家認為,現如今進入了精細化餵養的時代,父母對孩子的一切設計得很周密,吃什麼穿什麼,每天怎麼安排。父母太能幹,會把孩子變得無能和脆弱。

演講比賽失利 好學生跳樓

據悉,今年春天,北京某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中,由於發揮失常,14歲的90後男孩小田(化名)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小田感到很沮喪,很長一段時間裏,他被挫敗感困擾,覺得抬不起頭來。

在老師、同學、親友眼中,學習成績優異的小田一直是優秀生,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他聽得最多的話就是讚賞和表揚,他充滿自信,覺得自己是不可能失敗的。

演講比賽的失利成了小田走不出的陰影,比賽後的幾次考試,他的成績都不理想。後來,小田開始拒絕所有考試。因為欠缺疏導和溝通,小田心中的情緒無法釋放,最終,他以跳樓的方式拒絕看到人們眼中的失望。

「別說鍛練,連睡覺都沒時間。學校作業完了,就是家長要求做的練習題,晚上11點睡覺,早上6點半又得起來。週末還得被父母逼著上特長班。」

「讓孩子考上一個好中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學樂器、學奧數、學英語,要不是為了升學,我們何必把孩子搞得這麼累?」

專家:家長不要盲目寵溺

孩子們從體質到心理顯現「玻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來自家庭「溫室」的過分寵溺。「一孩兒政策」讓孩子成了家中的「獨苗」,寄托著來自長輩的全部希望。小學生不會穿衣服、中學生不會洗碗、高中生不會剝雞蛋皮……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因大人的代勞而在這一輩身上,呈現著退化的趨勢。

來自家庭的溺愛、寬容、誇獎,不僅給孩子建立起一座盲目自信的「理想國」,更間接地對學校教育造成影響——孩子和同學起了矛盾,雙方家長卻發生衝突;孩子受了老師批評,家長找老師「算賬」;生長於溫室的孩子一旦經歷風雨和失敗,便一蹶不振,甚至做出極端行為——現在的孩子,甚至比玻璃更脆弱,不能沾、不能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兒童過度肥胖 飲食是關鍵
美國的溫柔力量 第一夫人出訪墨西哥
第一夫人聖地亞哥參觀菜園 向肥胖宣戰
預防肥胖需從準媽媽做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