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印象的力量

現在,領袖出現了(2)

雪兒.琳恩 Shel Leanne

標籤:

奧巴馬了解,如果你渴望成為一位高效能的領導人,必須贏得你想帶領的人民的信賴與信心。人們必須信任你的能力與判斷,並相信你身上具備必要的權威。

少了此等信任與信心,鮮少有人願意跟隨。因此,所有高效能領導人有一項重要的早期任務,就是要取得信賴與信心。

少了此等信任與信心,鮮少有人願意跟隨。因此,所有高效能領導人有一項重要的早期任務,就是要取得信賴與信心。

奧巴馬能達成此目標,證明他深知早期印象的力量。當一個人最初進入群眾所在之處,在那個當下,群眾就對此人就形成了某種意見。

這就好比在石頭上最初刻下的刻痕,變成一個持續不滅的印象,而且一旦形成,就難以磨滅。觀察者的心中很快就會出現定見,很久之後仍常會參考這個想法。

如果你給予的第一印象是負面的,後面衍生出來的衝擊將十分嚴重;如果是正面的,這個第一印象將有助於形成穩健的基礎,發揮高效能的領導力。

不論你給他人的第一印象是正面或負面,都需要許多不斷的努力才能磨去再劃上新的痕跡。因此,第一印象代表了一個重要機會,你可以藉此營造出一個正面且持久的「畫面」,由此支撐起高效能的領導。

最好的作法是贏在起跑點,避免陷入棘手的局面,導致你必須殫精極慮地反轉不當第一印象造成的傷害。技巧嫻熟的領導人會盡力善用這個最初的機會。

確實,奧巴馬已經把營造強烈初期印象變成一門藝術。他走路時的從容不迫,他對服裝打扮和背景環境的謹慎選擇,他演講時的風度和語調,都會因時因地制宜,這些因素加總起來,有助他達成留下正面印象的目標。

就像對待其他著名的領導人如甘迺迪總統、馬丁.路德.金恩、柯林頓總統以及雷根總統等人一樣,人們會看到奧巴馬所建構出的極度正面印象,還有他的熱情、自信與威儀並加以回應。

支持奧巴馬的人層面廣泛到令人咋舌,包括政治人物、大額或小額捐款人、決策者、家庭主婦、白領勞工、藍領勞工、大學生以及來自各種不同種族、社經地位背景的人們。這驗證了他塑造的早期印象力道有多麼強烈。

奧巴馬甚至獲得政界敵手,如路易斯安納州長鮑比.金德爾(Bobby Jindal)以及保守派的基督教福音派領袖派特.布坎南(Pat Buchanan)的讚譽。

奧巴馬能成功創造出如此強烈的早期印象,這可不是什麼新鮮事。就像累積其他出色的領導力技能一樣,多年來奧巴馬培養、練習並不斷琢磨他創造給人強烈早期印象的能力。檢視奧巴馬的事業生涯,他從大學時代開始表現始終如一,能在早期就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

舉例來說,麥可.沃夫(Michael J. Wolf)曾於1980年代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和奧巴馬一起上過課,他們共同選了八名學生一起修習的國際政治與美國政策高級研討會,他回憶到奧巴馬總是「很傑出」,並熱中參與嚴謹的辯論討論。

傑拉德.凱勒曼(Gerald Kellman)在大學畢業和奧巴馬面談,討論一份在芝加哥的社區組織工作,並且當場就決定聘用他。

他說當時自信滿滿、生氣勃勃的少年奧巴馬條理清晰地講述自己的渴望,他想「推動基礎改革」、激發「從草根而來」的改變,更想要從中學習。奧巴馬的表現讓他萬分懾服。

奧巴馬堅信練習有助臻於完美之境,他在大學時期即研讀馬丁.路德.金恩的演說與談話內容。

在奧巴馬就讀法學院時,同儕注意到,有時候他講話的口吻像極了一位備受尊重的傳道人,讓人想起來自南方的非裔美國牧師。

藉著研讀加上練習,奧巴馬終能發表啟發人心、感人至深的演說。這一點更強化了他的聲譽,並幫助他登上《哈佛法律評論》雜誌社社長的位置。

1991年,在奧巴馬就讀哈佛法學院的第三年期間,他遇見了朱德森.米納(Judson H. Miner)─米納、巴希爾暨加蘭(Miner, Barnhill & Galland)律師事務所的主管。

米納也成為眾多立刻對少年奧巴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士之一。他聘用了奧巴馬,並且樂於引介奧巴馬認識芝加哥有權有勢的重量級人士。

在他參選美國參議員期間,奧巴馬營造出的強烈早期印象協助他激發其他人極大的信任與信心,讓他突破傳統藩籬,贏得民主黨提名逐鹿美國參議院。

奧巴馬承認自己能營造並維持早期印象,而且他說:「我們蔑視認為選票應出於何處的傳統想法,因為當中的假設是:白人不會投票給黑人,郊區居民不會投給城市居民,或下州人不會投給上州人……但我們卻能組成一個聯盟,並大聲說,如果你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跟大家訴說,每個人都願意給任何人一個機會。」

奧巴馬在伊利諾州勝選之後,緊接而來的是更多歷史上的第一次:他在2008年1月時於愛荷華州民主黨內總統選舉黨團會議中勝出,這次的勝利讓全美跌破眼鏡,讓千萬的美國人民明白,雖然一度大家都認為辦不到,但是他爭奪總統大位的機會確實存在。

在愛荷華州獲勝那天傍晚奧巴馬發表了一篇演說,激勵更多美國人民第一次對他正眼相待,並認真思考他是否有資格成為候選人。在這個場合中,他創造強烈第一印象的能力,為自己創造出絕佳的效果。

即便遭受打擊,在2008年民主黨總統提名過程當中,奧巴馬仍能讓群眾看到他必會持續往前邁進、努力爭取得勝利的信心與決心。

他說話時帶著果斷與決心,因此也激發出群眾的信任和信心。比方說,他在2008年4月22日於民主黨賓州初選當中落敗,之後卻發表了一篇在總統選舉活動中最有鏗鏘有力的演說,在眾人不斷呼喊的疊句:「是的,我們可以」(Yes we can!)中達到最高潮。

就算一時失意,奧巴馬之後仍能成功地把自己投射成為勝利者。藉由這麼做,他讓支持者維持高昂不墜的士氣及動能,即便在遭遇挫敗之後仍能向前邁進。

在這個時候(還有在他推動社區組織工作、擔任法學教授從事教學、身為事務所律師以及投入政界的整個期間),奧巴馬營造出的強烈早期印象,幫助他建立起身為領導者的可信度。

他創造正面第一印象的成就由來已久,而且首尾一貫,是哪些因素助他一臂之力?奧巴馬做了什麼?哪些作法讓他在整個事業發展期間能夠贏得如此高度的信賴和信心?

且讓我們深入探討他的某些最佳作法,包括他有技巧地運用形象和肢體語言、聲音和語調,還有道具,並檢視他如何透過強烈開場建構強烈的第三印象成功地傳達他固守的道德,以及他如何做好萬全的準備。@(待續)

摘編自 《征服領導 奧巴馬成功的10個習慣》 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盧丙丁與林氏好 舊時代人權典範
英美領袖熱線 重申對阿富汗承諾
油汙案擴大 歐巴馬召喚BP董座思文凱
魏京生丹麥中使館前談「六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