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製造業繼續擴張,速度放慢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6月 01日報導)中國、韓國、和澳大利亞等亞太地區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普遍下滑,但仍然保持在擴張區間。專家說,內部緊縮政策以及歐元區債務危機對投資人信心的打壓是亞太製造業減速的主要推手。

星期二出台的一系列數字顯示,亞太地區製造業在經歷了4月份的迅速擴張後,增長速度在5月份明顯放慢。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星期二公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5月份為53點9,比4月份回落了將近兩個百分點。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同4月份相比,只有產成品庫存指數上升,其餘均出現下滑。其中,購進價格指數下滑幅度最大,為13點7個百分點。

過去15個月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連續保持在50以上,意味著中國製造業在走出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的低谷後,已經持續擴張了15個月。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的分析報告認為,5月份採購經理指數雖然回落,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表明國內經濟目前發展趨於穩定。

美國製造業聯盟(Manufacters Alliance)貿易與生產率高級研究員厄內斯特.普裡格(Ernest Preeg)說,中國製造業減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政府為對抗資產泡沫而採取的緊縮政策。

他說:“這些措施對製造業產生了抑制作用。因為製造業是投資密集行業,信貸發放量和製造業的表現有直接關係。”

中國製造業5月份顯現出的“指數回落,但維持較高水平”也可以用來形容亞太地區其它幾個主要經濟體的製造業表現。

澳大利亞是亞太地區另一個較早開始反彈的經濟體。5月份,澳大利亞工業集團-普華永道採購經理指數從4月份的59點8下降至56點3。

華爾街道日報將澳央行的加息政策、全球股市下滑、以及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歸結為澳大利亞製造業減速的主要原因。預計,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持續加息的政策可能由於來自制造業的消息而告一段落。

在韓國,匯豐銀行發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從4月的57點1下降到5月的54點6。匯豐銀行高級亞洲經濟師弗利德里克.紐曼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韓國工業加速放慢。擴張仍然堅實,但新訂單增長開始放慢。”

美國製造業聯盟貿易與生產率高級研究員普裡格認為,除了內部政策外,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金融系統形成了新的干擾,世界經濟復甦的力度也劃上問號,亞太地區出口面臨的阻力因此增加。

他說:“亞太地區的出口增長可能會經歷一些減速。我不認為會出現負增長。該地區2010年的貿易盈餘肯定會超過2009年。但是出口增長的放慢的確抑制製造業的擴張。”

和中國及韓國一樣,台灣製造業在連續擴張了15個月後也在今年5月出現減速。主要由於新訂單增長的下滑,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從4月的60點7下降到5月的57點4。

和上述主要經濟體相比,印度製造業今年5月表現堪稱最佳。其採購經理指數從4月的57點2進一步上升至59,達到27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曾經在《中國和印度》一書中比較兩國產業政策的美國製造業聯盟貿易與生產率高級研究員普裡格認為,印度製造業保持強勁增長得益於更為開放的產業政策。

他說:“印度在過去的一、兩年里加大了對貿易和外國投資的開放。投資在印度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百分之30。在培植國內市場和擴大製造業出口方面,印度顯得更加平衡一些。今天公佈的數據顯示,印度4月份製造業出口同比增長超過百分之30,製造業本身也擴張了16個百分點。”

香港投資諮詢公司SJS市場首席策略師達雷斯.科瓦切克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亞太地區製造業部門增長勢頭的減緩顯示,該地區第2和第3季度GDP增長可能會顯著放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提振油價 歐佩克+將石油減產協議延至明年
莫迪擬印度大選後改革 以與中國製造業競爭
迫於壓力 中共央行實施人民幣政策性貶值
中興新通訊董事長被查 或涉江綿恆隱性利益地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