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六四來臨 台學者期待馬總統譴責中共暴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中華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曾建元6月1日指出,六四的本質是反貪腐、反官倒、爭取自由化與民主化的愛國學生運動,六四屠城反映的是中共高層內部激烈的權力鬥爭,而以學生和市民作為祭品。他期待總統馬英九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對中共21年前的暴行予以譴責。

「六四」即將屆滿21周年,民進黨1日舉辦「從六四看中國民主人權的現況與未來」座談會。曾建元回憶當時大陸的學生,對他們的黨國體制進行抗爭,進行跨校的串連,沒想到六月四日夜裡北京屠城,無數的市民與青年被犧牲,這曾經深深觸動台灣人民的心弦。

「『六四』在中國大陸是禁忌政治議題,一向是檢驗當前兩岸政府對於民主人權普世價值接納與信守程度的測試劑。」曾建元認為。

他表示,中共強調當時鎮壓決策或一黨專制的優越性,為了維護他們現有政治和經濟上的特權,他們盡全力打壓跟六四有關的任何訊息,可以看到僵化的官僚體系制度的惰性,也使得他們在這幾年人權民主議題中,不斷把自己推向跟普世價值對立的方向,單純的透過鎮壓的國家機器,其實也是在製造跟民間信任的差距。

曾建元也認為,台灣政府對「六四」的態度,也在考驗著台灣對於人權民主普世價值堅持的程度。他說:「這幾年我們在對待六四的態度,可以看到台灣的民主是在倒退,對於馬總統這幾年打破六四紀念的慣例,放棄對於中國民主跟維權運動的支持,這樣的行為事實上等於是為中共減輕民主化跟社會抗議的壓力,讓中共有更多精力投入對台灣統戰,壓制民運,這不利於台灣民主和總體性的追求,也不利於中國民主化的進程。」

他表示遺憾的說,我們總統跟政府對「六四」態度的退縮,這也是等於台灣自己疏遠未來跟民主中國的關係,使得我們台灣沒有機會從超越民族主義的民主價值,和中國大陸海內外的進步力量,進行相互的理解跟合作,這是非常可惜的,我們錯失了這樣的機會。

他期待總統馬英九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對中國21年前的暴行予以譴責,並在兩岸所簽署的協議中,落實民主人權價值。他並表示,我們要要求我們政府跟總統,應該更積極的關注中國大陸人權的狀況,不能坐視跟姑息中共迫害人權的惡行,而且我們希望我們的國家對於大陸的異議者、被迫害的異議者跟良心的政治犯給予道義的支持。

中研院政治所籌備處副研究員徐斯儉則指出,民進黨應該在兩岸民間社會合作中,扮演積極角色,應表態要求在ECFA加入「人權條款」,規範台灣投資者到中國的投資行為。

前陸委會主委、現任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吳釗燮指出,本來以為台灣的民主可以作為台灣的戰略置高點,或用來影響中國政治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可是現在已經反過頭來了,我們已經把兩岸關係操作到由中國來影響我們台灣的民主發展了。

吳釗燮表示,過去兩年多來,馬政府似乎已經不再關注中國的自由民主與人權,現在關注的是跟中國做生意,希望跟中國做生意的時候能夠賺錢,如果說我們思考到的都是中國能夠給我們什麼優惠的時候,到最後我們可以發揮正面影響力的因素,將一個一個都會被中共拿掉。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