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1週年 學運領袖初衷不改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4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6月 04日報導)今天是6月4日。21年前的今天,中國政府出動軍隊血腥鎮壓了一場要求民主,反對貪污腐敗的大規模學生運動。中國政府在21年後表示,堅持當年的結論。與此同時,當年的學生領袖也表示,不改初衷。

對於經歷過1989年學生運動的人來說,21年前的槍聲仍然迴響在耳旁,學生們淌流的鮮血仍然沒有褪色,痛失愛子的天安門母親的心仍然在劇烈疼痛。時間的流逝並沒有讓有關人士絲毫淡忘波瀾壯闊的六四民主運動。

政府不改結論

21年來,中國在經濟層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但在政治上,中國政府對使用軍隊屠殺學生一事卻始終諱莫如深,把相關六四的事件列為敏感詞,不予報導,不予正視,不肯平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六四事件21週年前夕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政府堅持當年的結論。她說:「那場政治風波和所有有關的問題,早已經有了明確的結論。從中國改革開放這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看,中國所走的發展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當年領導89民運的學生領袖王軍濤認為,姜瑜的說法並不成立。中國政府實際上並沒有堅持21年前的結論,而是在不斷改變對六四事件的定性。他說,當局先是稱之為「暴亂」,再稱之為「反革命動亂」,後又稱是「風波」,然後開始含混其辭,只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這段路線是對的』,不再提89年這一特定事件的對錯。

目前旅居美國的王軍濤在學運被鎮壓後經歷了逃亡、被捕、坐牢。1994年經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斡旋才得以出獄,來到美國。

王軍濤:六四是愛國民主運動

王軍濤說,他堅持他對當年學運的評價:「第一,這是一場愛國民主運動。第二,運動的發起者與參與者是為了中國走上全面發展的道路,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發展的果實與機會,所以反腐敗與社會公正是當時的兩大訴求。第三,主要參與者採取的是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方式。第四,鎮壓者是儈子手,他們的鎮壓使得中國痛失搭乘第三波民主化快車的機會。使得中國在東亞、蘇東社會主義陣營中,本來是改革開放走在前面的,由於89年的這場鎮壓,我們失去了這個機會。」

此外,王軍濤也不能認同姜瑜所說的「中國的發展道路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說法。

他說:「如果我們看一下中國從上到下的討論,包括執政黨內部的一些分歧就會知道,1989年鎮壓了民主運動之後的所謂的中國模式,如果有的話,是違背中國廣大人民利益的,是為少數權貴壟斷發展機會和成果,讓人民付發展的成本和代價,實際上是這樣的一個錯誤的模式,是違背廣大人民利益的。」

當年天安門廣場總指揮柴玲在天安門民主運動被鎮壓後,經過艱苦的逃亡輾轉來到美國。現在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柴玲對中國政府有關六四相關結論不變的說法表示了遺憾:「今年已經21週年了,應該有所改變,有所醒悟。我希望他們重新再考慮,希望他們有機會被主引導,讓他們有機會認識到他們做的事情,然後能夠走向自由。」

當年學運領袖寄望青年一代承擔歷史使命

43歲的柴玲一年前皈依基督教。她說,在20多年的時間裏,她經歷了痛苦的精神煎熬,終於找到心靈的安寧與寄托。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目前有一批年青人看不到未來、看不到社會公正,感到迷茫頹喪,失去了希望。柴玲呼籲中國年青一代尋求真理,瞭解六四真相,找到信仰,珍惜生命。

當年的學生領袖王軍濤說,天安門民主運動21年前的失敗給當今中國的年青一代留下了一個任務,他呼籲80年後、90年後的年青人完成上一代大學生沒能完成的歷史使命。

王軍濤說:「中國是我們大家的中國,80年代末期中國的大學生,中國的年青人為了子孫萬代有一個更公正的中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雖然他們失敗了,但是他們的精神給我們留下寶貴的遺產。我希望這一代年青人能夠承擔起使命,否則,不僅這一代年青人會很痛苦地在不正義的社會中活過一生,而且為子孫萬代留下一個難以解決的政治任務。」

反思與展望

作為89年學生運動的主要參與者,王軍濤跟許多人一樣,在過去的21年中對天安門民主運動進行了不斷的反思。他的認識與90年代後期主流輿論認為六四運動過於激進從而導致失敗、導致中國政治改革滯後的觀點有所不同。

王軍濤認為,導致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運動的組織者對於統治者的殘暴性估計不足。他說,他們試圖通過和平、理性的手段,讓中國從一個壟斷權力與資源的專制政體轉型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的政體,無異是一場永遠無法實現的玫瑰夢。

柴玲則比較樂觀。她認為,中國實現民主自由不是一個是否可能的問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中國的自由、中國的解放與人民的幸福一定會到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吾爾開希日本中使館尋「自首」遭扣留
張三一言:「六.四」不是「事件」、「風波」,是屠殺!
鮑彤:平反「六四」更加現實
宋紫鳳:勿忘國殤,認清中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