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戰犯所 重現溥儀獄中生活

人氣 71
標籤: ,

【大紀元6月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7日電)剛剛修繕完畢的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將於6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值得外界觀賞的是,其中新增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展廳,集中展示溥儀在獄中的改造、生活、學習等情況。

撫順是清朝的發祥地,溥儀也恰恰在這裡的戰犯管理所關押改造了10年,經歷了從皇帝到公民的殘酷轉變。

1950年8月1日,溥儀結束了在前蘇聯長達5年的囚居生活,被引渡回中國,隨即被關押於撫順戰犯管理所。

新華社報導,在溥儀專題展廳裏,溥儀用過的生活用具、隨身攜帶的珠寶箱、改造時所穿981號囚衣等實物都有展示。

在戰犯管理所的各個地點,都留下了溥儀的印跡,溥儀第一次學會洗衣服的洗衣臺、唯一一次演出的露天大舞臺,以及他帶領一同關押的偽滿洲國戰犯修建的僅10平方公尺的御花園,都被完整地保留和修復,1959年溥儀特赦大會的現場也被復原。

「此次新增了400平方公尺的溥儀專題展廳,收集了200餘幅照片和80餘件實物資料,其中所有的實物資料是第一次與公眾見面,」撫順戰犯管理所所長張繼承說。

張繼承表示,溥儀手寫認罪書的原件,溥儀的特赦大會原版視頻等珍貴史料都是首次展出。

管理所還製作了兩組溥儀的蠟像,一為手拿針線補襪子;一為耳戴聽診器為戰犯看病。「蠟像反映出溥儀在這裡被成功改造,變成一個可以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張繼承說。

撫順戰犯管理所於1950年6月正式成立,並於當年7月21日開始接收由前蘇聯移交給中國政府日本戰犯969人,偽滿洲國戰犯71人。1964年最後一批日本戰犯被釋放回日本。

2008年4月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閉館,中國政府投資人民幣3030萬元全面修繕,恢復上個世紀50 年代初面貌。

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年號宣統。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滿清。溥儀1964年擔任政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史館館員,著有回憶錄「我的前半生」。

相關新聞
西來庵募資 興建紀念館
台紀念民百年 孫中山鹽雕像現身
舊金山華人舉行六四21週年研討會
聖保羅移民節展示各國傳統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