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中正.植物園.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21
標籤:

這一個月來,三次訪造植物園,終於得以進入二級古蹟「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參觀。其實並非衙門難進,而是自己難得糊塗。

第一次,我選在週六來訪,抵達時才得知布政使司衙門週六休館。第二次,選在週五下午來訪,結果再度碰壁。原來週五雖然有開放,但開放時間是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下午只接受團體預約參觀。

兩次碰壁,也只能怪自己老眼昏花,沒有仔細詳讀參觀資訊(註1)。

第二次來時,帶著小東同行,雖然參觀古蹟不成,但仍可遊覽植物園。植物園內隨處可見松鼠樹上跳躍或跳跑下樹取食,可愛的模樣,讓小東心花怒放不已;此外,池塘裡的水鴨及魚群,也讓小東相當開心,一路頻說植物園真好玩。

當日的行程卻是先喜後悲,午後原本只是小陰天,氣象局預報只有30%的下雨機率,突然地卻下起令人措手不及的大雷雨。雖然有帶備用傘,卻難以在這種傾盆大雨中行進。我和小東,還有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就擠在植物園內的一座涼亭裡避雨。亭外雷雨隆隆,久久才停歇。

這場大雷雨來得突然與莫名。不懂氣象,卻感情豐富的人則解釋說,這是因為當天台灣的國家棒球隊在北京被中國棒球隊擊敗,全台籠罩於一片低氣壓,天人感應的結果,促成了天氣的突然惡化。總之,我當天的植物園之旅,可說是先喜後悲。


布政使司衙門中廊(從大堂望向儀門、頭門)

今天再訪植物園,問小東是否要跟行,小東聽到植物園,先是大聲說好,接著表情停頓,接著問:「會不會下雨?」我答說:「不會下雨。」他卻說:「我去問媽媽會不會下雨?」

看來上次的雷雨讓他記憶深刻,我的信用也因此受損。聽到媽媽說不會下雨,小東才決定跟我去植物園。

我們仍搭捷運板南線至西門站,然後換乘小南門支線至小南門站下車,步行一會兒就抵達植物園博愛路底的入口。由於布政使司衙門有參觀時間的限制,於是先參觀衙門,再遊植物園。

現存的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其實只是清代布政使司衙門的一小部份而已,卻是台灣僅存的清代官署建築。衙門由昔日籌防局門廳、布政使司大堂與部分廂房組成,約略呈長條狀的「田」字形格局。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照片(展覽資料)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是清代台灣建省之後,才新成立的行政機構,職掌全台錢糧餉項等事務,首任布政使邵友濂於1887年(光緒13年)8月到任。

我對於這個機構的職務權責,一直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主要是因為「布政使司」這種官署名稱不易從字面理解其內涵,而其所管轄的業務,也不易找到今日可相對應的官署部會名稱。

舉例來說,台灣布政使司衙門所管轄的單位有軍火總局、軍裝總局、火藥局、火車局支應總局、郵政總局、電報總局、茶厘總局、稅釐總局、鹽厘總局、樟總局、磺油局、支應總局、善後總局等,幾乎包括了現在的國防部、交通部、財政部、經濟部的業務。布政使司衙門,幾乎可算是小型的行政院了。權責之大、地位之尊,僅次於台灣巡撫而已。所以曾擔過布政使司的邵友濂、唐景崧,後來都接任台灣巡撫的職位。

由於掌管的業務龐大,1889年(光緒15年)落成於台北市中山堂現址的布政使司衙門極具規模,成為清代在台灣規模最大的官署。1895年(光緒21年),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這龐大的建築,做為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的時間僅約6年時間而已,反而後來有四分之一世紀時間,它是日本在台最高統治機構「台灣總督府」的所在地。

日本統治台灣之初,就以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的籌防局為總督府辦公室,直到1919年新的總督府完工(今總統府),才遷入新址。隨後,為紀念裕仁天皇登基,總督府決定在布政使衙門舊址興建台北公會堂;次年,拆除衙門,僅保留部份建築,移往圓山動物園及植物園保存。後來,存放於動物園的衙門建物被颱風損毀,僅存植物園內的布政使司衙門保持完好,而被政府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現存的布政使司衙門,為三進式,進入頭門(大門)後,再穿過儀門,即可抵達後面的大堂。頭門及儀門有左右廂房連接,儀門與大堂間則有左右側廊及中廊相連,形成兩個相連的四合院。由於是官署建築,建築素雅穩重,屋脊採用單脊,具有燕尾翹脊,並無華麗或繁複的裝飾。


布政使司衙門大堂

左側廊道展出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的歷史資料,還包括衙門的平面圖及舊照片,頗能勾起歷史的懷想。現存的布政使司衙門約僅是原來規模的三十二分之一,大約像大戶人家的宅院而已。

依參觀方向,走過廊道,最後來到後方的大堂。大堂內有成排的石柱,羅列其間。如今空空蕩蕩。遙想一百一十三前,《馬關條約》簽約的消息傳來台灣,這裡應曾囂囂嚷嚷,應曾群情激憤,官民仕紳應曾在此議論紛紛。

台灣人民終不願被國家如此出賣,而擁立唐景崧為總統,毅然宣布台灣獨立。台灣巡撫衙門成了「台灣民主共和國總統府」,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則改稱「台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然而事與願違,台灣民主共和國,匆匆誕生,匆匆夭折,無法逆轉狂瀾。布政使司衙門曾短暫見證了這段歷史。


米勒人潮,繞植物園荷花池一圈

走出衙門外,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植物天地。暑假的尾聲,雖然非假日,植物園內遊客眾多。一群幼稚園小朋友來此植園參觀,由於年齡相仿,頗引起小東的好奇。小東很嚮往校園生活,也期待快快長大。我也是這麼期待著。

植物園荷花池,被長長的人龍繞了一大圈,蔚為奇觀,這些人都是等著排隊買票進入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米勒的世界名畫。這種人潮的盛況,恐怕更超過貓空纜車。而依我搭貓纜的經驗,這些民眾可能至少要排上一、兩個小時以上,才能進入參觀吧!?

看見民眾撐著傘,如此辛苦排隊,令人心生憐憫與感慨之心。台灣號稱科技之島,主辦單位豈無良策可避免民眾冗長排隊苦候呢?例如,銀行早已採用抽取號碼牌以避免讓民眾排隊,而貓空纜車為減少民眾苦候,亦採行類似的疏導措施。若能如此,則來看畫展的民眾,買了票及取得號碼牌,預知兩小時以後才能入場,則這段時間內可以悠遊植物園或參觀布政使司衙門,然後在心神狀態極佳下,入館參觀名畫,則賞畫之心情與心靈獲益必當不同。否則,如此苦等苦排,入館之後,又目睹米勒名畫婦人彎腰拾穗的情景,恐怕也會想起自己的腰酸腳累,而心生悲感了。

日期:2008.08.27 (寫於2008.08.28)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位於植物園內的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頭門。


從頭門眺望第二進的儀門。


儀門。

 


頭門門神,門外的植物園景觀。


武將門神。


文官門神。


廊道的展覽資料。


中廊(連接儀門與大堂)。


大堂。


圖:布政使司衙門(二級古蹟)


植物園隨處可見松鼠蹤跡。


小東遇見一群幼稚園小朋友。跑過去瞧瞧。


遇到漂亮小女生,小東不好意思,改走水溝路。


驀然回首。人面不知何處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演講 明星陣勢出場
澳洲反對黨領袖艾伯特支持率上升
北市內湖.圓覺尖.鯉魚山
阻止蘇聯佔領基爾 二戰英國老兵獲德國頒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