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暖化 格陵蘭鑽冰層2.5公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巴黎28日法新電)由14國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今天宣布,科學家花了5年時間鑽鑿位於格陵蘭深2.5公里的堅固冰層,終於在本週鑽抵岩床。

研究員表示,伊緬間冰期(Eemian)距今約13萬到11萬5千年間,當時地球的溫度比現在高出幾度。這段時期遺留下來的冰核標本將有助於預測當今全球暖化造成的衝擊。

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冰學專家、本計畫主持人達傑森(Dorthe Dahl-Jensen)說:「這些發現將可增進我們對氣候系統的了解,也可提升我們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以及最後高度的預測能力。」

她透過電子郵件告訴法新社:「如果伊緬間冰期的氣溫不穩定,那麼我們依溫室效應造成未來氣候變遷設計而成的電腦模式也會是錯誤的,因為它們無法針對突如其來的變遷做出應變。」

格陵蘭在最近一次間冰期的溫度比現在高出攝氏3到5度。

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警告,現在若不降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全球溫度會比工業化前高出6度,屆時地球一大部份地區將無法居住。

科學家現在可以蒐集他們需要的資料來回答這個計畫的核心問題:格陵蘭冰原在12萬年前是如何在全球溫度高於現在攝氏2到3度的情況下融化?

而且當時,它對海平面上升是佔了多大的影響力和多快?

達傑森說:「當我們完成分析時,我們就能夠判定格陵蘭冰原在伊緬間冰期時,在當時海平面上升5公尺中佔了多大的影響力。」

冰的結晶結構、凍結鑽孔的溫度和生物含量都可提供過去氣候條件的研究資料。(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郭欣華)

相關新聞
暖化加重乾旱  環團盼俄減碳
暖化影響演化  土撥鼠更肥更多
牧揚攝影會員聯展呈現「樹之美」
環境「固碳」與林業「疏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