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央企拿地:調控失敗的信號?

五嶽散人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8月1日訊】《濟南日報》爆料說,他們的記者從一位接近國資委的消息人士處獲悉,國資委近期通過約談等方式「授意」房地產央企下半年在各自專注的領域加速擴張,也就是說,在喊了這麼長時間的房價一定要跌下來之後,房價沒覺得跌下來多少,房地產央企倒是再次開始了快速的進軍。不知道是否還有人記得,前段時間還有讓央企大多數退出房地產的誓言在耳呢。
  
  為什麼在房價尚未回落多少的時候,國資委趕緊讓房地產央企進入市場拿地?難道不怕前些時候的調控付之流水麼?其實看看目前的形式就可以知道,這雖然是主動的出擊,但也是迫不得已之舉。
  
  在調控之後,各地「賣地財政」多少有些蕭條。房地產央企因為在「兩會」完事之後就接連爆出「地王」,應該說在當時的環境下受到了過多的關注與責難,高層也有意讓一些央企退出房地產的業務,只保留最大的一些房地產央企。而房地產的民企則因為資金等方面的原因得不到金融方面的支持,也放緩了拿地的腳步。
  
  問題是都不去拿地的話,您讓地方政府怎麼活嘛。這些年賣地財政已經成了吸毒成癮的地方政府最大的支撐,而且這股癮頭有越來越大的趨勢。之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在財政上還沒有破產,就是一塊一塊的賣地所支撐的。一旦央企不敢幹、民企不能干,就等於是斷了他們的活路。
  
  而央企這次在調控尚未完成的時候就被急著要求再次入場,從某種意義上說,並非是為了房地產的繁榮,而是直接用轉移支付的手段為地方政府輸血。房地產央企固然是財大氣粗,但這個財大氣粗多半是建立在政策性金融支持上面的。他們入場拿地就等於是財政付錢給地方政府,讓他們保持毒癮並且不至於當場倒下。
  
  央企拿地還有一個效果,就是房地產行業當中再次出現大規模的國有化趨勢。其實這件事一直就讓人覺得挺奇怪的,土地是國有的、房地產的央企也是國有的,然後他們高價拿地之後再高價銷售,到底這算個什麼事兒呢?原本房地產的央企最該干的事兒是蓋經適房或者兩限房、廉租房,現在他們都進入商業領域,用國有的土地、國有的資金賺老百姓的錢,大概算是賺雙份吧。
  
  其實早在各種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之時、以及各種調控的願望還在口頭上的時候我就說過,地方財政的狀態不做改變,調控最終也不過是鏡花水月。看來這個預言還是要成真了,但這個並不讓人高興。這只能說明,在經濟領域當中,不但經濟架構積重難返,已經走到了相當危險的境地,而且說明無論如何的想調控還是想控制,都已經成為一種不太現實的東西,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度不但被削弱,而且說得不好聽一點,是已經被綁架。這大概是當年實行兩稅制、收取地方財權的時候沒有想到過的事兒了。
  
  所以,這次國資委約談房地產央企、要求他們進場拿地的事兒,大概可以看做是一個信號,表示房地產的調控、甚至延伸到信貸調控已經告一段落,或者說是已經失敗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一塊砧板對魚肉的提醒
五嶽散人:老百姓沒啥可「愧對」政府的
五嶽散人:論天上人間的倒掉
五嶽散人:工人拿什麼去談判工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