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魔術師 用咖啡看人生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3日電)1杯卡布奇諾,杯中綿密的奶泡、精緻的拉花,溫潤的咖啡香和柔滑的奶香巧妙融合之類,對許多人來說,這只是1 杯飲料,但對咖啡師侯國全來說,卡布奇諾改變他的人生。

侯國全是2005年、2007年的台灣咖啡大師冠軍,他的名字,沒有麵包大師吳寶春來的響亮,但他在2008年奪得WBC世界咖啡大師賽第12名,打敗眾多以咖啡文化起家的歐美好手,也將亞洲咖啡重鎮日本踩在腳底。

1998年時,24歲的侯國全只知道罐裝咖啡,不懂得精緻咖啡為何物,當時他喝到2004年台灣咖啡大師冠軍林東源煮的1杯卡布奇諾,「咖啡上有很漂亮的1朵花,對稱、細緻、油亮,怎麼會有這種東西?」侯國全驚為天人,從此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做這個!」

那時,侯國全月領新台幣2萬6000元,每天從早上11點工作到晚上11點,月休僅3天。為了訓練味覺,前3個月,每天要喝十餘杯濃縮咖啡,夜夜數綿羊到清晨 5、6點才能入睡。休假的3天也不得閒,要四處跑咖啡館,累積不一樣的咖啡經驗。

日以繼夜的努力,讓侯國全愈來愈熟悉咖啡,從本來什麼都不懂的傻小子,搖身一變成為1分40秒就能做出1杯卡布奇諾的達人。

2004年,侯國全首度參加台灣咖啡大師比賽,雖沒有入圍,卻開了眼界,認識許多咖啡界的精英。2005年他再度參賽,15分鐘內做出總計12杯的Espresso、卡布奇諾和創意咖啡,拿下咖啡大師冠軍。

這樣的成功並非幸運,而是靠紮實的基本功、勤奮的苦練而來。「同樣一個動作,必須要反覆地做,做到像本能反應」,每一個基本動作他練習上千次也不喊苦,取粉量要足、填壓的角度要正、刮奶泡的次數固定等等,如此才能確保每一杯咖啡的品質。

2006年,侯國全再次參加咖啡大師比賽,卻因為準備不足,從第1名跌落到第5名。除了比賽受挫,工作的壓力、侯媽媽輕度中風等狀況紛至,讓他萌生退意,也質疑自己辛苦追尋的道路是否值得。

「我覺得我很幸運,我有跌倒」,受挫的經驗讓侯國全反思對咖啡的熱情,「我不相信只能到這樣」,他的不甘心激起鬥志,他毅然辭掉工作,專心準備下一次的比賽。

沒有公司資源挹注,沒有豐厚資金,連買水杯都要斤斤計較,侯國全花光存款,就為了追逐夢想,而支持他一路走過來的,莫過於家人的支持。

「媽媽因為中風的關係,講話不太清楚,一字一字慢慢講,跟我說『阿全,要加油!』」,媽媽的叮嚀重重敲在侯國全心上,成為最甜美的期待。

2007年的台灣咖啡大師比賽,他不負眾望,重回咖啡大師冠軍的寶座,並獲得代表台灣參加世界咖啡大師比賽的資格。

WBC 世界咖啡大師比賽一場45分鐘,前置作業15分鐘、煮咖啡15分鐘、收拾15分鐘,侯國全以半年的時間準備比賽,每天練習10場,一天至少煮120 杯咖啡,光是填壓的動作,「填壓會有一個角度,要成直角,力量才會一次到位,才能均勻」,他每天練100 次,練到右手張不開,肌腱發炎,甚至擔心影響手感,仍先忍痛出國比賽,回國後才就醫。

「我從來不覺得我是大師,大師都是人家叫的」,參與無數比賽,領過數個冠軍獎盃,侯國全從比賽中贏回的,從來不是名次,而是更謙卑的心。

「剛開始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厲害,但到國外看到那些選手,發現有那麼多人跟你一樣,你就會把身段放得更低。」對侯國全來說,煮咖啡的技術可以隨著不斷練習而專精,但從咖啡學習謙虛、學習克服挫折,就能看到更寬、更廣的人生風景。

侯國全現在除了是咖啡館的老闆,也從事咖啡烹煮的技術教學。不管是比賽或經營咖啡館,侯國全持續保持對咖啡的熱情。「如果煮到很好的咖啡豆,讓客人喝得幸福,那就很棒,是繼續前進的動力」。

對侯國全來說,咖啡不可或缺的是甜味、苦味和酸味,這3 種味道調合得宜就是順喉的好咖啡;生活也是如此,儘管過程中有挫折、有險阻,但嚐過人生的酸苦,迎來的將是更甜美的果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法國人長期來被視為美食達人,但是今天公佈的一項調查發現,英國人花更多時間在廚房,且樂意烹調更多樣異國料理。
  • 美食達人系列報導(3)「任何時候,如果能先一步喝到一款酒的第一個生產年份,心中總會湧起幸福的感覺。」部落格葡萄酒講談社版主屈享平建議,初學者可從品酒3大基本功入門,感受葡萄酒微醺奧妙。
  • 台灣咖啡市場近年來風氣盛行,消費者常在業者精心設計的蛋糕下迷失,但一片蛋糕有多少熱量你知道嗎?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於上月30日邀請咖啡連鎖業者商議在蛋糕上標示熱量,星巴克同意將率先於本月25日做示範,伯朗咖啡月底跟上。
  • 美食達人系列報導(6)(中央社記者唐筱恬台北7 日電)從演藝圈到巧克力世界,甜心女歌手黃湘怡卸下明星光環,轉戰美食創業,3個月嚐遍全台560個巧克力蛋糕,解開巧克力的美味玄機,譜出巧克力狂想曲。
  • 熱呼呼的米粉湯,用料單純的炒飯,或是一盒鐵路便當,看似尋常的台灣好味,在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焦桐的眼裡,都成了美麗可愛的戀人,讓他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 勞委會台南職訓中心在古坑新庄村舉辦「咖啡生產與調製技能訓練班」,首度邀請咖啡達人指導種植咖啡樹,從根本提升咖啡品質,職訓局表示,希望藉此建立台灣「華山咖啡」名號,3年後驗收成果,將台灣咖啡帶進世界舞台。
  • 一冊在手吃遍雲林到雲林吃什麼?縣府文化處推出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讓人一目了然。(自由時報記者廖淑玲攝)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兼具觀光景點與地方特色小吃,一冊在手,就能吃盡雲林的山珍海味。(記者廖淑玲攝)縣府文化處推出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推廣雲林美食文化。(記者廖淑玲攝)到雲林吃什麼?縣府文化處推出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讓人一目了然。(記者廖淑玲攝)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兼具觀光景點與地方特色小吃,一冊在手,就能吃盡雲林的山珍海味。(記者廖淑玲攝)縣府文化處推出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推廣雲林美食文化。(記者廖淑玲攝)〔記者廖淑玲/北港報導〕到雲林吃什麼?縣府文化處推出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把全縣好吃的小吃及文化特產圖列,更提供阿嬤私房料理食譜,供老饕品嚐,勾勒出雲林縣的美食地圖。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兼具觀光景點與地方特色小吃介紹,一冊在手,就能吃盡雲林的山珍海味,將各鄉鎮市美食據點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而「阿嬤的私房料理」,則教大家以雲林農特產品烹煮佳餚,經濟又實惠。雲林愛吃旅文化美食導覽手冊,內容分成6大部份,包括濁水區、古坑區、北港區、雲濱海口區、虎尾分區、雲林美食店家資料,同時介紹濁水溪產業文化旅遊帶,標榜綠野花海、米豆新風情;台灣咖啡休閒旅遊帶,以魔豆尋趣、雲海生態遊為主題;北港媽祖宗教文化旅遊帶,以報馬祈福、鄉村樂活行為標題;雲濱海口文化旅遊帶,介紹尋鮮訪幽、沿海嬉旅記;雲林國際偶藝文化旅遊帶,則以偶遊糖者、農趣體驗樂為主;店家資訊則是將各地美食店家列表提供參考。縣府文化處強調,雲林在地飲食文化豐富,從魚、肉、蝦、菜到配料、醬油、飲料,全都是產自雲林,保證原汁原味,所以來到雲林絕不能錯過品嚐傳統的在地小吃,咀嚼每一口佳餚,都是在訴說產地的幸福,歡迎大家一起來感受雲林在地食材的創意及驚喜。
  • 美食達人系列報導(9)「吃到好吃的美食,就想記錄當時的感動。」美食部落客basil用文字、照片,記錄美味瞬間,一系列家常食譜,在網路掀起熱烈討論。
  • 亞洲風味、歐式菜餚、夏日無油煙料理,知名部落客貓兒在網路上開設「貓兒的玩樂廚房」,敞開家中廚房大門,展現私房廚藝,教大家輕鬆端出異國料理。
  • (據民視新聞報導)天氣熱,食慾可能大受影響,一位來自韓國的美食達人要教大家韓式冷盤料理,有果菜酸香的韓式拌冷麵,以及韓式冷湯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