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左派為何在澳洲失敗

曹長青

人氣 45

【大紀元8月24日訊】前天(21日),澳大利亞進行了史上最激烈競爭的國會改選,結果兩大政黨都沒拿到多數席位(要76席),但執政的左派工黨明顯是輸家,因從原來的83席降至72席,而保守派聯盟(自由黨和國家黨)則從原63席增至73席。今後幾天,左、右兩大黨,誰能拉到獨立派議員(四席),誰就可組閣。獨立派的四個議員中,有三位原從保守派聯盟出走,在理念方面,應說跟保守派更近,所以澳洲很可能像不久前的英國大選一樣(也是兩黨平分秋色,國會沒產生多數黨),最後是保守派聯合小黨議員而組閣出任總理。

近三年前,工黨打敗了連續執政11年的保守派霍華德政府,氣勢如虹,工黨領袖陸克文的支持率高達七成。但為什麼只有兩年多,這只騰空的陸總理,就像流星一樣隕落著陸?

首先,陸克文在競選中的改變全球氣候過熱的誇口,根本無法兌現。因它不僅涉及全球,並是一個假議題,根本不是哪個國家可解決的。而為氣候過暖而限制企業發展,等於人為製造經濟困境。陸克文是兩頭不討好:環保綠黨及支持者憤怒,重視經濟發展的企業界和民眾也不滿。

其次,陸克文上台後,推行社會主義經濟政策,用國家資金大手筆「救市」,結果債台高築。上屆霍華德政府留下的172億財政盈餘,被陸克文的救市計劃花掉,還出現321億的財政赤字。為補漏洞,陸克文要對礦業增收40%的稅,結果怨聲載道,民調暴跌。

曾學中文,會說流利漢語的陸克文,上台後全面親近北京政權,希望依賴中國市場扭轉澳洲經濟,但並無效果。結果導致原來支持者反感。例如前台灣總統府顧問、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邱垂亮,曾多年支持老友陸克文,但這次選前就撰文反戈,稱陸克文「大概是世界民主國家中最親近專制中國的國家領袖」。

第三,看到陸克文民調暴跌,工黨急中生「蠢」,臨陣換將,以密謀方式把陸克文拉下馬,陸的副手吉拉德接任,並提前大選。此舉在陸的家鄉昆士蘭省引起強烈反彈,結果工黨在這個票倉(第二大省)的支持率降至三成。吉拉德為權力而無情出手、政治刺殺,導致憤怒的昆省選民要用選票為同鄉打抱不平。

第四,在野黨領袖艾伯特雖去年底才出任自由黨主席,但他目標清晰,理念堅定,選戰策略得當,以三大訴求贏得了選民共鳴:制止住湧入澳洲的非法移民;削減赤字;減稅,以市場經濟再創繁榮。另外這位前橄欖球運動員性格直率、作風質樸,「在選民心目中更像一位普通澳大利亞人,更具親和力。」

如保守派組閣,將再創澳洲記錄,因過去79年,澳洲從沒出現僅維持一屆的政府。吉拉德的首位女性總理夢不僅破碎,也成為工黨歷史的噩夢。而從全球角度,G7加澳洲,八個西方主要國家,出現英、法、德、意、加、澳等六國都是保守派執政的局面,左翼政府只剩下美國和日本。

日本的菅直人內閣,經上次參院選舉慘敗,已是勢如危卵。而美國兩個月後就國會改選,民調顯示,奧巴馬的民主黨將是輸家。現在五個美國人,就有一個認為奧巴馬是穆斯林(雖然他自稱基督徒);近半美國人不清楚奧巴馬到底信仰什麼。這在美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如現在美國選總統,在野的共和黨不論誰出來,都會打敗奧巴馬。看來,干預經濟、試圖壟斷人們生活的大政府,在哪個國家都會短命;人們用選票教訓那些走社會主義的政客。

——原載《自由時報》2010年8月23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曹長青:美韓軍演對付中朝聯手
曹長青:做中共間諜下場最慘
曹長青:胡錦濤的兄弟崇拜毛澤東
曹長青:米奇尼克給中國開錯藥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